澎湃新闻网作者:官雪晖
湘中小城娄底。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官雪晖拍摄
湘中小城娄底,铁轨两侧的城区居民很久没有听到列车从自家门前驶过时的咣当咣当声了。
那些往日熟悉的场景在慢慢变淡。对一部分娄底人而言,这段16公里长、切入娄底城区的娄邵(娄底—邵阳)铁路旧线,见证了他们的少年。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它却像天堑般将市区一分为二,阻碍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今年年初,设计时速公里的新娄邵铁路(娄邵快速铁路)的正式启用,将始建于年、平均运行时速只有40公里的老娄邵铁路一把推进了历史烟云。
在上个世纪,穿过中心城区的老娄邵铁路可谓娄底经济发展倚赖的命脉,正是它构筑起娄底工业城市的底色。
但情境已不似当年。中心城区段的老娄邵铁路由于不能满足改造要求,遭到废弃。而新娄邵铁路娄底城区段整体西移,代替老线并作为洛湛铁路的一段勾连中国南北。
娄底也不再是那座号称湖南“德国鲁尔区”,仅仅倚赖钢铁、能源、建材产业就能取得经济腾飞的城市了。钢铁、煤炭等行业效益陡崖式的下降,抽掉了娄底很大一部分税收,这座城市时下也正经受着转型阵痛。
娄底提出设想,仿造奥特莱斯小镇的形式,结合观光型有轨电车和城市绿道,将这条废弃铁路打造成一条集休闲、旅游、户外运动功能为一体的绿色动脉,并带动周边街区的文化、商业发展,力争将其变为展示娄底历史风貌的“新名片”。
“拆了好”
娄底火车站附近的铁轨。
住在老娄邵铁路沿线的居民并未意识到,这段废弃铁路经过重新规划后,能给他们的生活带去多少改变。
上世纪末,娄底当地一家汽车修制厂倒闭之后,被迫下岗的肖清华和很多经济上捉襟见肘的职工一起,在紧挨着老娄邵铁路的关家脑搭建起临时房屋,一住就是十六七年。
进出这里只能靠一条宽不足5米的小道。砖木结构的房子低低矮矮挤在一起,彼此间隔不过两三米,是娄底典型的棚户区。房屋与铁轨路基有20多米的高度差,铁路高压电线就垂在肖清华家门前。
在肖清华的邻居郑伟看来,老娄邵铁路两侧的景观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容”,而他所在的棚户区因与城市发展不协调,“迟早要拆”。
郑伟16岁起就在铁轨边生活,距今已满20年。他的女儿也在这里出生。每天早上7点,铁轨另一侧的同事喊一声,他就骑着摩托车到多米外的长青街铁路桥上等候对方一起上班,“电话费都省了”。
虽然长年生活在铁路旁,还在坡地上圈地养鸡,培土种菜,看起来乐得其所,但郑伟依然很不适应这里的居住环境。
他表示,不仅仅是火车过境的声音影响到了两侧居民。“过去到邵阳只有这一条路,很多次坐火车的时候,路过我家都能看见两侧的垃圾。一到高温下雨天,铁轨周围蚊虫滋生,有时还有蛇出没。”
年1月,这段铁路废弃后,两旁的树木又因为缺乏修剪养护,慢慢长成了“危树”。郑伟回忆,“铁路部门不怎么砍树了,都有树倒掉过。”他还曾见到门前的高压电线闪过火花。
郑伟的说法在官方规划方案的现状分析中也得到了印证:“原娄邵铁路城区段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汇集于此,卫生环境差,噪声大,且两侧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大科社区村民在铁路涵洞里堆上了一部分混凝土设置路障,只允许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从郑伟家沿铁路线向南走上2公里,就是现年50岁的周光辉从小成长和生活的大科社区城中村。在这一段,铁轨自西北向东南斜穿过大科社区,路基大约比村里的屋子高出六七米。
火车是周光辉打小最熟悉的事物之一,“小时候货车有时会停在这,我们就爬上去,在它进站减速后再跳下来,然后走回家。”
尽管铁路伴随了周光辉的青少年时光,但谈到这条废弃铁路后的处理方式,周光辉还是觉得“拆了好”。
在他看来,现实的经济考量要比感情上的留恋更加重要。“一个城市不搞房地产就没有发展,这个行业可以安置很多农民工。如果房地产不景气,很多人就没事做。”
他希望这段废弃铁路连同自己所在的大科社区一起,尽快得到政府的征收与开发,从而改善自己目前的居住环境。
澎湃新闻记者从娄底市发改委获得的一份《娄邵铁路废弃后再利用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周光辉家门口将成为有轨电车运行的一个站点,铁轨周边增加商业设施和运行防护绿化带。
《娄邵铁路废弃后再利用专题研究》报告中设想的未来老城区远景效果图。
郑伟家门口由于铁路地势低于周边地段,规划提出,局部加盖建设,连通原本被铁路切割的两端,地面预留广场或绿地等公共空间,地下一层形成商业及停车空间,地下二层为有轨电车交通。
断头路
眼下,在废弃铁路新规划形成具体方案并落地实施前,当地还有另一项重要工作要做。
“要想把这条(铁路)搞好,有些路肯定要打通。”8月29日,娄底市规划局党组书记陈伟志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多年来,老娄邵铁路分割了城区用地,也阻隔了铁路两侧的交通联系。受铁路的阻隔,南北走向的主干道如甘桂路、娄星南路、吉星路等城市结构性路网至今仍未拉通,严重制约了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系。
不少市民以前为了“抄近道”,会穿过周光辉家门口的铁路涵洞,经城中村再走到主干道上。由于村内道路狭窄且坡度较陡,来往车辆过多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周光辉和其他村民在涵洞里堆上了一部分混凝土设置路障,只允许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娄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科科长王明盛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拉通断头路工程将由娄底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重点负责。“今年9月初动工,吉星路、娄星南路、甘桂路,都是重点要拉通的断头路。”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娄底废弃铁路属于铁路用地,娄底方面进行新规划时还需要考虑铁路系统的意见。
年3月,铁路系统实行政企分开,铁道部被撤销,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组建成立。此后几年,铁总进行了大范围的土地资产评估与盘活,被外界视为“摸家底”。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广铁”),是铁总下属的18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之一,前身为广州铁路局,主要管理广东、海南、湖南三省的铁路运输业务。娄底地区的铁路即归广铁管理,设娄底工务段和娄底车务段两个直属站段。
娄底市规划局工会主席黄小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近几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广铁办了土地证,但很多地方土地权属还不是很清晰。铁总现在希望地方发证,作为铁总资产,实现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
谈及广铁对娄底市进行废弃铁路新规划的态度时,娄底车务段一名工作人员称,“原来有说法是完全不用(这段铁路)了,但现在万一要用,广铁还是可以收回来的。”他表示,这是一个双方协商的过程。
这种说法得到了娄底工务段一名工作人员的认同:“在老百姓眼里,这条(废弃)铁路没通车,但其实只要上面一道命令,就能开通。”
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娄底中心城区已有部分东西走向区段的铁路钢轨已被拆除,只剩下枕木。
老娄邵铁路部分路段钢轨已经拆除,只剩下枕木。
官方信息显示,年8月29日,娄底市长杨懿文率市发改委、国土、规划、城投等部门赴广铁衔接娄底铁路建设项目,就娄邵线娄底城区段废弃铁路的开发利用等问题与广铁达成一致意见。关于娄邵线娄底城区段废弃铁路的开发利用项目,广铁全力支持娄底市提出的以轨道交通带动商业、旅游、地产开发等的模式。
类似的商议已进行过不止一次。上述信息还提到,杨懿文刚到娄底履新就带队考察废弃铁路,并多次与广铁高层对接,提出了铁地双方合作共同开发的设想。
在全国众多过去依赖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如今却不得不喊出“以生态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口号的城市里头,娄底并非是最特别的那一个。经济下行压力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他们无不经历着转型阵痛。
“不得不转型”
年撤地设市的娄底是湖南最年轻的地级市,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钢铁、煤炭、建材等是娄底的支柱产业,一度构成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不过,自年以来,娄底财政收入开始呈现负增长的局面。
年1月,娄底市财政局局长曹育明在娄底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介绍,受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房地产市场低迷和钢铁、煤炭、水泥量价齐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娄底市财政收入正经历由以往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转轨期,(年)是娄底撤地建市以来收入组织最艰难的一年。
这一情况延续到了年。
年8月,曹育明在娄底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上介绍,年上半年市级财政收入一直呈负增长状况,三个征管部门收入均出现负增长。截止6月底,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为-11.74%,其中国税、地税、财政三部门收入增速分别为-15.58%、-15.36%、-6.8%。
有学者对澎湃新闻记者指出,娄底市财政收入负增长的情况与当地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衰落有关。
在部分当地人看来,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涟钢”)的衰弱即是娄底经济发展态势的显露。
铁轨穿过娄底市娄星区。
贯穿娄底的湘江支流涟水河将娄底唯一的市辖区——娄星区南北分隔,河北面的涟钢于年建成投产,是娄底的龙头企业,也是当地政府重要的税源。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涟水河南面的娄底市民而言,涟钢所在地就像另一半独立的城区。涟钢有自己的家属区、医院、中小学、体育馆,职工收入也普遍比南边居民的高。
颇有优越感的涟钢职工称涟水河北岸为“十里钢城”,也有心生羡慕的南岸居民在网上发帖称,“涟钢的年轻小伙子找堂客都好找些,娄底妹子一听说是涟钢的小伙子,心里就同意了一半。”
形势在近些年起了变化。
涟水河北岸是涟钢所在地。
8年起,涟钢连续5年严重亏损。整个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压力释放影响的同时,内部管理松懈和监管不力所致的腐败也拖累了涟钢。
“要小康,偷涟钢”一度成为娄底当地的流行语。时任涟钢党委宣传部部长郭勇军曾在年对媒体表示,“1万多吨返矿粉光天化日之下不翼而飞,重达20多吨一卷的钢板需要调动龙门吊和重型卡车(才能搬走),竟然也能堂而皇之、不止一次地被偷出厂门。”
尽管年涟钢开始扭亏为盈,全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实现利润2.72亿元,但对娄底而言,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似乎一去不返。
作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传统支柱产业,娄底的煤炭产业在年以来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长时期单一粗放的产业模式和高强度的开采消耗着娄底下辖涟源市、新化县、冷水江市的煤炭资源。9年,冷水江成为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此外,煤炭产能过剩,加之优质煤的大量涌入,导致娄底煤价出现了低于开采成本价的局面,煤矿企业亏损巨大。
“已经到了不转不行的地步。”娄底当地经济学者、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院长王晓军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钢铁、煤炭行业的陡崖式下降抽掉了娄底财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严重下滑的经济形势正在倒逼娄底转型,以前政府是感受不到这种压力的。”
传统行业没落对娄底经济发展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与很多城市一样,民间融资危机也冲击着娄底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各行各业。
例如,起家于娄底,涉足物业物流、酒店旅游、商业地产的湖南九龙集团一度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白癜风传染途径国外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