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类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目前,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阶段正在朝科技化、网络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以计算机、通讯、卫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产业,也将逐步成为第三产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就业重点。信息化潮流从技术上分,可以包括电脑、通信、网络集成三大部分;从产业结构上分,包括计算机和应用(电脑软、硬件及服务)、通信(有线、无线和卫星通信网络)、内容(娱乐、出版、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它们既相交叉又融合,整合而成一个新兴产业。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坂本二郎曾提出“第四产业”的主张,即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服务部分与体力服务部分区别开来,独立成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产业。以美国为代表,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正从后工业时代进入以信息为中心的新经济时代。20世纪70--80年代,日下公人等经济学家又主张将第三、第四产业中满足心理需要的文化服务和创造活动独立出来,称之第五产业。年东方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日下公人的专著《新文化产业论》。他分门别类地将文化产业划分成了三种:其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雕塑、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其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⑥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发表的报告预测,中国从至年经济结构将呈现十个方面的重大发展趋势(见表三)。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出现递减趋势,以超发货币进行基础建设投资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发展以“轻资产”为主的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只有进行知识更新和自主创新,我国企业才能享有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尊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和措施。这些由技术和服务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必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昆明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陕西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