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是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由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交通、金融、房地产、商贸服务等行业,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体现出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一半以上,成为支柱型产业。例如,像美国一些发达国家为1.5:20.5:78.1,而我国年三次产业结构为9.2:42.6:48.2,自治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1:51.9:39.0。综观国际和国内情况,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拉动,居民收入总体上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而作为居民消费拉动和提高服务增长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占比有限,而一些相对发达和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和省份发展很快,但东苏旗作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和人口规模少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十分有限。
着重发展和壮大第三产业,应成为当前东苏旗“十三五”规划关键性发力点,而作为经济和人口规模偏小的地区,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是重中之重,“小而精、小而特”仍然是今后城镇经济和三产的大致方向,要努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和继续吸引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也是一个重点,力争推进其成为东苏旗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下面就东苏旗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三产构成分析如下:
全旗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东苏旗作为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从全区年的个旗县(区)数据来看,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8.68亿元,全区排位99位(倒数第3位),略低于98位的阿旗,略高于位的黄旗。从影响第三产业的常规因素来看,东苏旗常住人口全区排位第97位(倒数第5位),GDP东苏旗排位第94位(倒数第7位),不管是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比较落后。
全旗第三产业占比情况及产业构成东苏旗第三产业一直以来占全旗GDP比重不高,以年数据为例,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68亿元,占全旗GDP的19%,第一产业占13%,第二产业占68%。(近几年东苏旗三次产业占比情况大致相同,变化不大。)
从年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全区个旗县市区排位情况来看,生产总值(GDP)排在前3名的市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接近或超过60%,排在旗县前3名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都超过30%以上。
第三产业构成包括:1.交通运输邮电业、2.批发零售业、3.住宿餐饮业、4.金融业、5.房地产业、6.营利性服务业、7.非营利性服务业,共7大行业。以东苏旗年数据为例,各行业在三产中的占比依次为交通邮电28%、批发零售14%、住宿餐饮8%、金融4%、房地产5%、营利性服务5%、非营利性服务36%。
影响全旗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行业由于第三产业统计指标延用反馈制度,全盟三产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旗县的三产增速,正常情况下以全盟增速为基准,各旗县三产增速上下浮动在3个百分点左右。盟统计局在核算各旗县第三产业增加值时,除总体考虑各旗县常住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等常规指标外,还将依照构成三产的7大行业指标进行测算反馈。
以年数据为例,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到,影响全旗三产最主要的行业:
一是交通运输邮电业,占到了三产的28%,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累计完成万元,增长0.4%。该项统计指标并非由统计局完成统计上报,而是由数据占比较大的旗运管所(占比较小的邮电业务数据由邮政、电信等部门提供上报)通过对全旗客运和货运周转量统计后上报盟级部门完成的交通运输数据指标,由于东苏旗流动性人口少,全年客运量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年客运量10.9万人,增长持平。货运周转量受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全旗工矿企业产品外销下滑,特别是铁路运力不足等综合因素,造成全年交通运输增长乏力。年货运量下降24%,货运周转量下降19.7%,到了年货运量同比小幅增长3.7%,货运周转量同比小幅增长2.7%。
二是非营利性服务业这一指标数据,盟统计局反馈时主要参照旗财政局上报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速度。年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0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9亿元,仅增长0.4%。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时,财政收入明显减缓,由于财政压缩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也明显回落,致使占比较大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有限。
三是批零住餐业由于所占三产比重不大,所以其增速的高低对其总体影响不大。该行业的取值主要参照限上企业销售额进行核算。根据现行统计标准,批发业限上法人企业年营业额须达到万元,零售业限上法人企业年营业额须达到万元,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年营业额须达到万元。按照此标准,除前几年煤碳销售企业能达到提限要求外(目前多数已注销),其他行业没有满足条件的,所以目前东苏旗批零住餐业限上企业为零。就当前统计方法,即便拥有限上企业,其增速影响也只有3-4个百分点,考虑到该行业总体占比情况,所以贡献率不大。
四是金融业指标采用的是旗人民银行统计上报到盟人民银行的存贷款额数据,该项指标一直以来增速较高,但由于东苏旗金融机构偏少占比太小,所以起到的拉动作用有限。
五是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同样如此,行业占比和带动作用小。房地产业是参照房屋销售情况核算,营利性服务业主要依据教育、卫生等服务收费类行业核算,部分数据来源于财政局。
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全旗大多数从事商贸活动的商家,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大部分都不具有法人资格,多数是个体工商户,如银地发超市、良缘茶吧、北京大都宾馆等。但为了填补批零住餐行业无限上企业的空白,已将银地发超市和良缘茶吧纳入限上大个体统计范畴,以增加该行业在三产中的测算值,全旗限上大个体现有4家,其余2家是神洲商场、火红饭店。由于限上大个体和限上企业不同,所以国家在反馈销售额时,限上大个体只作为参考,其参考份额远低于限上法人企业。
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很强,没有固定的财务或统计人员,有的连基本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多数情况下只招聘一名会计在家中做账、报账。
三是企业经营只注重短期收益,没有长期发展计划。如有的从事煤炭销售企业,在煤炭市场繁荣时,企业营业额全年能达到几个亿的产值,但煤炭市场萧条时企业效益严重下滑,随后便注销停业。对于这类企业如果纳入限上直报,从统计工作角度来说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说健康发展、经营持续、效益稳定的企业是我们着重培育的对象。
如何确保全旗第三产业稳步增长一是对构成三产的两大支柱行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非营利性服务业)数据加强管控。由于这两项指标的统计不在统计局,所以政府要协调运管、财政两部门认真细致的做好上述指标的统计上报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掌握,以便政府在第一时间应对和解决。
二是提高工业企业产品竟争力,开拓销售渠道,建立和扶持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通勤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的日渐改善,整合和开发现有旅游资源,带动新兴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是培育壮大一批发展效益好、管理正规化的商贸企业,进一步优化三产产业结构。提限后的企业按照要求必需由企业每月自行通过国家统计联网平台进行统计报表报送,所以除了提限时国家对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外,企业自身要具备基本的企业管理运行条件,如固定的办公场所、健全的管理制度、必要的办公设施等等。
因此我们建议旗商务局能牵头建立全旗商贸企业发展培育规划,对全旗现有商贸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梳理,扶持培育一批上规模、见效益、管理现代化商贸企业,对达到提限要求能够独立完成联网直报的企业及时向统计局提供申报材料完成提限任务。最终形成商务局主抓企业培育管理,统计局负责统计服务,企业完善自身建设和相关义务的良好局面,推动全旗商贸业大力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活力。
从上述分析来看,全旗第三产业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三产业要想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和全面发展,还需要较长时期自上而下改革规划,这包括完善和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其他行业所占三产的比重,以及统计方法和制度的改革等等。但如果要确保全旗第三产业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应主抓好关键的两大行业即交通运输邮电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只要支柱行业稳定则三产稳增。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