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一天,回顾中国产业园区发展

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建园为标志,园区在线和大家一起回顾中国产业园区30年来的发展历程...

1产业园区的定义、类型、功能1定义

产业园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城市为依托,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制定长期战略规划,统一建设和运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行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集中大量优质企业并形成特色、集约化产业,以促进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

2类型

依据产业园区的功能、经营活动和级别,可以对产业园区进行具体的类型划分。

(1)按照园区的功能特征不同,可产业园区划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

(2)按照园区经营活动的特征不同,可将产业园区划分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园区、商业园区等。

(3)按照产业园区级别的高低,可将产业园区划分为国家级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地市级产业园区等。

3功能

从产业园区发展实践来看,产业园区可以促进园区内企业、管理机构、当地政府等多种主体的资源整合与联动发展,对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具有直接带动影响作用。

(1)企业集聚功能。

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将形成企业集聚效应,企业可以自发入驻或由政府引进园区。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众多的科技人才、创业者纷纷涌向产业园区,这种集聚效应将会越来越强烈。

(2)资源整合功能。

产业园区凭借其特殊的政策、地理位置、文化氛围、服务支撑体系和管理体制等,能够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协同作用。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资本、信息资源、组织资源、政策资源等。

(3)培育孵化功能。

国家级产业园区拥有孵化企业的创业中心,起到孵化器的作用,扶持高新技术创业创新,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对创新科技成果、科技小企业及科技创业者进行孵化培育,使其逐渐成熟起来参与市场竞争。

(4)技术渗透功能。

产业园区在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利用方面一旦获得成功,新技术就会向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扩散,并向社会其他领域如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渗透,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5)辐射带动功能。

产业园区在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卓越成效,为园区外企业提供了示范,并对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商业、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地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劳动就业机会,有利于城镇化进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1产业园区30年发展情况

中国产业园区起始于年的大连经济开发区,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国产业园区3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初始培育、快速成长、稳定发展和创新升级4个阶段,各阶段发展情况见下图。

2产业园区30年建设思想

在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中,国家提出相应建区模式、发展方针与园区发展定位,同时不断调整园区建区方针与指导思想以适应园区各阶段发展。

3产业园区30年主要任务:四个阶段

初始培育阶段,园区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创造对外资有较强吸引力度的“小环境”,以便积极引进先进工业项目,开发新技术,增加出口创汇,逐步使开发区成为对外经济贸易的窗口。但是各产业园区大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较落后,以及园区远离中心城市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等问题。

快速成长阶段,园区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和设备等,为产业园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吸引具有产业关联的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的关联企业;突出创新,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等,努力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园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园区过多重视工业建设,部分园区着眼于短期利益,因而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以及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等方面仍还不够完善。

稳定发展阶段,园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持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和谐园区建设。园区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和集约使用自然资源,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人文环境优越、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和谐、文化品位高雅的现代化园区;努力促进外延型经济与内涵型经济相协调,不断提高产业园区的综合实力。但是园区工作始终集中在产业建设方面,致使这一阶段园区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特别是文化氛围、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还不够。此外,大部分园区仅仅局限于园区内的产业发展,园区间的产业合作与融合较少。

创新升级阶段,国家积极推动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促进园区特色发展,形成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园区产业集聚;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创新环境”的政策体系,促进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园区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统筹意识、法制意识、民生意识和生态意识,使开发区功能趋向综合化,经营趋向专业化。

4产业园区30年主要成就

年,14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实现工业产值.94亿元,税收7.90亿元,出口11.4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13.74亿美元。其中—年间,14个国家级经开区GDP、工业增加值、出口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的平均增幅分别为%、32.4%、75.5%、43.1%。年,27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7亿元,工业总产值71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

年,54家国家级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77.4亿美元、亿元,与年比较,工业总产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增加29、36、20、13倍;年,53家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上缴税收、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与年比较,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收、出口创汇分别增加65、68、32、77、倍。

年,54家国家级经开发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89%、%;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9亿元、亿元、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年,个国家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与年比较,分别增加了%、%、%、%、%、%;年,家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收、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4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南京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8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