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居民幸福感持续上升
三是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坚持把完善城镇功能、强化服务、提升形象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启动建设,全面改善城镇面貌,实现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镇头镇扩大集镇提质改造范围,投资3000万元,对总长7000米的道路进行绿化亮化路口镇启动新集镇建设,集镇面积不断扩容花明楼镇通过改造花石线、启动杨林大道建设,串联双狮岭、芙蓉寨、大夫堂、靳江河流域等人文景观,拉开大花明景区格局大瑶镇开通5条公交线路,成为第一个开通农村公交系统的乡镇,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一是夯实基础阶段(2015-2017年)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南、北横线、10条城乡连接干线及第三产业是什么小流域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样板镇、功能型城镇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下一阶段,我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是,树立全新的思维方式,用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用市民的要求提升农民素质,推进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乡镇综合实力持续提高15个试点镇在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板块中的次中心和龙头作用愈加显著,集聚功能不断增强根据统计,15个试点镇集镇人口达26.27万人,与2011年底启动试点时相比共增加62324人,增幅达31.1%;2015年上半年15个试点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7.16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财政总收入11.03亿元,比全市乡镇平均水平高出15%左右;新增就业16087人,同比增长16.3%
王茜
经过近5年的建设发展,长沙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城乡融合发展15个试点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集聚功能显著增强,发展特色逐步凸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迈入统筹城乡发展“快车道”
2009年长沙市就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6%
陈中:近年来,我市切实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全市已经迈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7∶1一是城镇承载力明显提高15个试点镇的规模逐渐扩大,2012年以来常住人口新增6.23万人,形成了一批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二是发展协调性日益增强初步形成大城市、卫星城、中心镇和特色镇合理布局、梯次推进博时第三产业官网的良好态势三是城乡融合度明显加深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的融合度全面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积累了共创共赢的发展成果,营造了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09年的2.48∶1降到2014年的1.7∶1
四是试点示范效应不断凸显15个试点镇的探索与实践,为创新运作模式,破解规划、建设、用地投入难题,推动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的融合,促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的均等提供了样本示范,有效带动面上乡镇的提质发展望城区桥驿镇精心完善“桥头古驿”发展规划,以城市主干道、省道、县道为骨架,构建“四纵四横”大交通格局,推进集镇800户民居立面改造,打造“千年桥头古驿”的历史文化名镇名街长沙县黄花镇融入第三产业长沙县星沙“10分钟经济圈”和长沙市“20分钟经济圈”,镇域内空港城、黄花机场、经开区、松雅湖、星沙产业基地、黄花产业基地和临空经济两型示范区等七大板块的建设如火如荼,成为了长沙市“大东城”战略和长沙县临空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浏阳市官渡镇积极做好边界生态立体开发示范,融合客家文化、边界文化、湖湘文化、山水人文打造无边界全域化官渡古城旅游示范区
陈中:今年,我们出台市委一号文件《关于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是:通过3年努力(2015年—2017年),以15个试点镇和长沙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基础,在长、望、浏、宁各提升打造1个以上全国闻名的样板镇;加快建设10个以上主题突出、功能完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独特、风貌别具的功能型特色镇;规划建设南横线、北横线两条贯通城乡的大通道,改造提升10条城镇连接干线;打造新型城乡融合发展区域经济板块,真正形成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陈中: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做好整体布局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提出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浏阳、宁乡为两翼,以15个中心镇(小城市)为骨架,以10条城乡重点干线为纽带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二是抓好试点示范以15个中心镇为试点,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每年集中实施重点项目400多个,投入200多亿元三是突出产业支撑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每年召开投资洽谈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13年以来,每年合同引资近300亿元四是创新经营运作市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专项扶持引导资金1亿元,集中支持中心镇(小城市)建设设立长沙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破解试点镇资金瓶颈
二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加大发展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核心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金井镇茶叶产业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推进农业产业生态多样性,“接一连二”,“连二进三”,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莲花镇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科技种植、规模经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转型,全力打响涵盖现代农业、生态景观、文化创意、健康养老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莲花慢谷”新品牌铜官镇坚持“园区兴、铜官旺、百姓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促进园区企业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依托园区发展夯实小城市经济支撑灰汤镇围绕“打造省会大客厅,中部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引进了雅居乐、灰汤相里等重大项目,紫龙湖核心景区、湘电温泉等一批旅游项目强力推动,旅游品牌不断提升乔口镇立足水资源,做活水文章,以“水景、水乐、水产”为切入点,培育商贸流通、水产养殖、休闲旅游三大产业发展,长沙柏乐园开园来接待游客100万余人大围山镇着力打造旅游“五大片区”,促进一二三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二是重点突破阶段(2017年-2020年)六大统筹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全域发展规划基本完成,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201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善,三次产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升;贯通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大力推进,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样板镇、功能型城镇项目建设全力实施,样板镇雏形初现,功能型城镇特色彰显
——长沙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建设综述
记者: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长沙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加快步伐、增加发力点?
记者: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和部署?
记者:长沙市提出加快中心镇(小城市)建设以来,特别是今年提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长沙收获了哪些成果、采取了哪些做法?
三是加速发展阶段(2020年—2025年)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创意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提速;城乡统筹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样板镇的品牌初步树立,功能型城镇的城市化功能初步集成;全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长沙如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本报希望通过对长沙市副市长陈中的专访,解读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沙模式”
河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南昌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