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能源革命路径和策略全国能源信

文/和涛力骆志刚袁汝玲孙富安陈勇,常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工程科学

一、前言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是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地带。继续深入珠三角的开放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新一轮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助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等都赋予了新的使命及时代内涵。同时,珠三角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源革命推动珠三角开放发展对提高区域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能源安全与保障能力,推进新时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能源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的实际,综合分析珠三角地区各类能源供给与消费特点,深入探讨能源革命推动珠三角开放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珠三角地区能源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新形势下能源革命推动珠三角开放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二、珠三角地区能源发展的特点

(一)珠三角能源供应特点

珠三角煤炭供给主要依赖省外调入与进口。自年广东省关闭韶关的煤矿产业以来,区域煤炭供给形成了国内资源和进口的供应局面。国内资源主要来自北方港口下水的秦晋蒙三地的优混系列煤,进口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少量来自越南、俄罗斯等国家。距离国际主要煤炭出口国运输航线短的地理优势,导致进口煤炭价格一般低于国内煤价,已成为煤炭市场的重要供应来源。

石油储运与加工能力得到提升。珠三角地区加工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南海油田、进口和外省调入,主要通过输油管道和海运到港口供应。珠三角地区工业体系发达,石油加工企业共有96家,其中98%左右从事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石油储运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大型炼油化工企业有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和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及化工原料,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万t/a。

天然气基本形成内外环网供气格局。截至年,珠三角地区形成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跨省长输管道天然气和海上天然气等“多源互补、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在深圳大鹏湾、中海油深圳迭福、中海油珠海金湾、中石油二线广东段、珠海横琴岛、高栏港和东莞九丰等建成7个天然气供应项目,供应能力每年可达到亿m3。珠三角天然气主干管网长度达到km,依次由西部珠海、江门至肇庆,过清远和从化连接广州,至中东部的东莞和惠州,初步形成珠三角内外环网,连接粤西北地区的输气网络格局。

对LNG产业链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17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