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的药多图

北京看皮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先来看一下全本《同仁堂》的后半段,关于药材名称的描写:

铡药刀,亮堂堂,几味草药您先尝。

先铡这个牛黄与狗宝,再铡槟榔与麝香。

桃仁陪着杏仁睡,二人躺在沉香床。

睡三更茭白叶,胆大的这个木贼跳进墙。

瞧了瞧黄柏茵陈栽满了院,甘草柴胡堆两旁

白芍赤芍多茂盛,黄芪薄荷打鼻香

槽头栓的是海马,穿山甲爬满墙

大小玉竹满院跑,苍术圈内只撞墙

木贼够奔金银花铺

摸了摸牛黄大锁陪麻黄

掏出来栀子木通打开了锁,走进木贼偷盗郎

火硝半夏点着了芒硝照一照,

他把那生地熟地都照黄,

桑白皮糊棚分外亮,地榆木的桌椅摆两旁

桌上摆木瓜瓜蒌与佛手

有一只斑蝥壁虎卧一旁

瞧了瞧,床上的砂仁睡着了觉

车前子扎在了贝母怀中吃乳香

木贼打开一座肉桂漏出来,

薏米珠子放毫光

盗走了珍珠水银五十两,

羚羊鹿角与麝香

偷出了一包珍珠散

惊得那金毛狗儿叫汪汪。

有丁香去送信,人参这才坐大堂。

佛手抄起甘草棍,那棍棍打在陈皮上。

打得这个陈皮流鲜血,鲜血洒在木瓜上。

桂皮枳实都打破,拿过来白矾防风是上好了伤

直打的木贼脖子成荷梗

急急忙忙灌良姜

只打的木贼拉了使君子

童便尿了一裤裆

问了个充军发配五味子

轻粉当归转还乡

大嵩丸,小嵩丸,胖大海,滴溜圆,

这个狗皮膏药贴风寒呐。

有一全丸二顺丸三神丸还有这槟榔四消丸

五虎丸六神丸七珍丸八宝丸九龙丸还有这十全大补丸

牛黄

牛黄,中药材名。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全年均产。于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迟则为胆汁浸润而变黑)。除净外部薄膜,先裹以灯心草或通草丝,外面再包以白布或毛边纸,置阴凉处阴干。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功能主治为: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①《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妗②《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堕胎。③《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④孙思邀: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⑤《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⑥《日用本草》:治惊病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⑦《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⑧《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狗宝

狗宝,中药材名。本品为犬科动物狗的胃中结石,功能主治为:降逆气,开郁结,解毒。治噎膈反胃,痈疽。疔疮。

甘咸,平。

①《纲目》:甘咸,平,有小毒。

②《本经逢原》:甘苦,温,小毒。

槟榔

槟榔,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高1.5~.5cm,底部直径1.5~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麝香

麝香,中药材名。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闭证神昏,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桃仁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杏仁

杏仁为蔷薇科(Rosaceae)落叶乔木植物杏(PrunusarmeniacaL.)或山杏的种子。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以新疆、河北、辽宁、山东、陕西等省区分布最多。杏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g杏仁中含蛋白质5~7g,油脂47~56g,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1~19g,还含有钙、磷、铁、硒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维生素B5、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杏仁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如镇咳、平喘、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血脂、补脑益智等。苦杏仁中特有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苦杏仁苷含量达5.5%,现代医学认为,苦杏仁苷具有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杏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

沉香

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茭白

茭白,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功能主治为: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

木贼

木贼,中药名。别名: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多年生常绿草本,高0~厘米。根状茎粗短,黑褐色,横生地下,节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茎直立,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直径6~8毫米,中空,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沟壑0~0条,粗糙。味甘、苦,性平。归肺、肝、胆经。其具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等功效,常用于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等。

黄柏

黄柏(huáng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菌陈

茵陈:又名茵陈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春季幼苗高6~10厘米,采收,或者秋季采收。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本草拾遗》:“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现代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等作用。

甘草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柴胡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白芍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1]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赤芍

赤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黄芪

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薄荷

薄荷,中药名。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它是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光明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

海马

别名水马、对海马、海蛆[幼小海马]、虾姑、龙落子、马头鱼、龙落子鱼

功效作用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疔疮肿毒

穿山甲

别名  山甲片、甲片、鲮鲤甲、鳢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麒鳞片、鳞片、随碱片、鳣鲤甲、麒麟片、麟片、钱鲤甲

功效作用  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玉竹

玉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干燥根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苍术

苍术,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金银花

金银花,中药名。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华南忍冬Loniceraconfusa(Sweet)DC.、菰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黄褐毛忍冬LonicerafulvotomentosaHsuetS.C.Cheng的花蕾。植物忍冬多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华南忍冬多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菰腺忍冬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黄褐毛忍冬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麻黄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栀子

栀子,中药名。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木通

木通,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kebiatrioliata(Thunb.)Koidz.ar.australis(Diels)Rehd.的干燥藤茎。秋季采收,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火硝

1.止痛功效:火硝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比如头痛欲裂、腹痛、腰痛、眼红肿痛、喉痹等疼痛症状。.利尿泻淋功效:火硝有利于促进尿液的排出,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小便短少、水肿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淋证,比如血淋、劳淋、热淋、气淋、石淋等症状。.破坚散结功效:可用于治疗黑疸所致的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额头黑等症状。

半夏

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芒硝

芒硝,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SO4·10HO)。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等病症的治疗;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桑白皮

桑白皮,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根皮。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桑白皮为双子叶植物桑科桑除去栓皮后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甘寒,归肺脾经,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面目肌肤肿胀等症。桑白皮具有降压、抗炎、抗癌等多种现代药理活性

地榆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var.longifolia(Bert.)Yuet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木瓜

木瓜,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瓜蒌

瓜蒌,中药材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秋末果实变为淡黄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功能主治为: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佛手

佛手,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斑螯

斑螯,别名“斑猫”、“龙蚝”、“地胆”,属鞘翅目芫青科斑螯属,是最毒的甲虫。全世界约有斑螯00多种,我国则有9种。斑螯全身披黑色绒毛,翅细长椭圆形,质地柔软,体长为11—0毫米,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个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有黑色长绒毛,危害大豆、花生、茄子等作物。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斑猫。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螫Mylabrisphaleratapallas或黄黑小斑螫M.cichoriiL.的干燥全体。主产河南、广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卒,寒,有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攻毒,逐瘀。

①治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酒浸液涂患处。

②治瘰疬,狂犬咬伤;近亦用于肝癌、肺癌等癌症。内服:0.05-0.1克,米炒后煎服或入丸、散服。心脏、肝脏、肾脏机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忌服。本品含斑蝥素。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发赤、起泡作用,口服可引起肠胃炎与肾炎。水浸剂在体外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斑蝥素有抗癌作用,但毒性很大,可用于肝癌、肺癌等。不良反应主要为泌尿道刺激,甚至血尿,也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等。其衍化物毒性较小。

壁虎

壁虎,中药名。为壁虎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japonicasDumeriletBibron或无蹼壁虎GekkoswinhonisGuenther或多痣壁虎GekkosubpalmatusGunther的全体。分布于我国东南一带,无蹼壁虎产于东北与华北。具有祛风,活络,散结之功效。常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食管癌,肺癌,原发性肝癌,肠癌等。

砂仁

砂仁,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车前子

车前子,中药名。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贝母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药材“贝母”为本属植物的干燥鳞茎,有悠久的使用历史[1]。贝母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贝母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区域、北美洲和亚洲中部[1]。

贝母属是狭义百合科中的一个大属,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尤以地中海北岸、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全属分为5组,中药贝母的基原植物主要来源于贝母组,在长期应用实践中,迄今已形成6个大的主要产区,也即是中医所称的道地产区:伊贝母(又称新疆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浙贝及皖贝(安徽贝母)[]。

对各种贝母的药效评价,如张石顽的《本经逢原》中记述:“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所述川者即川贝母,质量最好,西者指新疆贝母质量次之,象山者即浙贝母质量又次之。古代本草的这种传统经验记述,与现代科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乳香

乳香,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bhaurdajiana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亚乳香,每种乳香又分为乳香珠和原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肉桂

肉桂,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玉米珠子

怀疑此处为薏(yì)米珠子,玉米只有须入药的,如果说珠子的话,那可能是薏米了。

薏苡米,俗称“药玉米”、“回回米”,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颖果为椭圆形,淡褐色,有光泽。以粒大色白者为最佳。含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其种子又称“米仁”。

[医用]中医认为薏苡米甘平,微寒无毒。有健脾益胃,补肺止泻,利水渗湿,清热排脓,胜湿除痹之功效。妙用可补益肺脾,其他病症宜生用。其性专达下,孕妇忌之。另外,薏苡米能抑制细胞的异常性繁殖,对皮肤异常增生,如赘疣等有防治作用,有利于皮肤的健美。

治肺损咯血,可用猪肺与薏苡米同煮熟烂,加少许食盐调味,吃肺饮汤。

珍珠

珍珠,中药材名。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贝类动物珍珠囊中形成的无核珍珠。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以1月为多。从海中捞起珠蚌,剖取珍珠,洗净即可。人工养殖的无核珍珠,在接种后养殖一年以上,即可采收,但以养殖二年采收的珍珠质量较佳。采收的适宜时间为秋末,因河蚌分泌珍珠质主要是4~11月。功能主治为: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①《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②《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③《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麸豆疮入眼。④《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⑤《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⑥《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⑦《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⑧《本经逢原》:煅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水银

水银(Mercury,Cinnabar;MercuryorQuicksilverHydrargyrum),别名白澒、姹女、澒、汞、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等,读作shuiyin,是一种属于汞及其化合物类的外用药。

水银归经为心、肝和肾经。性味辛、寒、有毒。水银的中药化学成分为单体金属元素汞(Hg),并含有微量的银。水银的功效为杀虫、攻毒,选方出自水银膏《圣惠方》癣疮和小升丹《验方》,《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水银的药材基源为一种液态金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其用法用量为适量外用涂擦。

羚羊

羚羊角,中药名。本品为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Linnaeus的角。赛加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0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1——极危(CR),严禁狩猎。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边境地区。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鹿角

鹿角,中药名。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分布于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具有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等病症的治疗。

珍珠散

珍珠散,祛腐生肌,收湿敛疮。用于痈疡溃烂,流脓溢水,新肉不生,久不收口。成分为石决明(煅)、龙骨(煅)、白石脂(煅)、石膏(煅)、珍珠、人工麝香、冰片。祛腐生肌,收湿敛疮。用于痈疡溃烂,流脓溢水,新肉不生,久不收口

金毛狗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绒毛,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为熟狗脊片。

性味

苦;甘;温

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0cm,直径~10cm。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上部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微涩。

(1)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纵片,长5~0cm,宽~8cm,厚1.5~5mm;周边不整齐,外表深棕色,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断面浅棕色,近外皮-5mm处有1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质坚硬,易折断。

()熟狗脊片全体呈黑棕色,木质部环纹明显。原药材以肥大、质坚实无空心、外表略有金黄色茸毛者为佳。狗脊片以厚薄均匀、坚实无毛、不空心者为佳。

功效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主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

丁香

丁香,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μ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cm。花冠圆球形,直径0.~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根含多种人参皂甙。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掌状复叶轮生茎端,一年生为l片三出复叶。二年生有1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1片。4-6年生有-5片五出复叶;叶柄长。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果扁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桂皮

桂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eb.阴香C.burmannii(C.G.etTh.Nees)Bl.和川桂C.wilsoniiGamble的树皮。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等。[1]

枳实

枳实,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本品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1.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白矾

白矾,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外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内服具有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之功效。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枯矾具有收湿敛疮,止血化腐之功效。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聤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瘜肉。

防风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荷梗

荷梗,中药材名。本品为睡莲种植物莲的叶柄或花柄。6~9月采取,用刀刮去刺,切段,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治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①《本草再新》:通气消暑,泻火清心。②《随息居饮食谱》:通气舒筋,升津止渴,霜后采者,清热止盗汗,行水愈崩淋。③《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药。用于慢性衰弱的肠炎、久下痢、肠出血。妇人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男子遗精或夜尿证。又为解毒药。

良姜

良姜:别名小良姜、高良姜(中药材,本品为姜科植物AlpiniaofficinarumHance)基原物料的生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

其性温、味辛;具有芳香气,有节,节处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区。

使君子

使君子,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5~4cm,直径约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隙。气微香,味微甜。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童尿

童便:10岁以下的童子尿叫童便(分干性和湿性),满月前一天的男孩清晨的第一泡尿最佳,其与处子之血对应。其味咸,性寒,能滋阴降火、凉血散瘀,并有治疗阴虚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产后血晕之功效。它一般是作为药引之用,以增加药的疗效。

童便最是滋阴降火妙品,故为血证要药。必用童子者,尤须淡泊滋味,不食荤擅,去其头尾,但以中间一段清沏如水者,始有功效。童便既可口服也可外用,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疗效甚好;内服治疗咳嗽、吐血、鼻衄等。此外,从尿中提取的尿激酶,具有溶解心、肺、眼底及颅内血栓的作用,对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同时,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良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从孕妇尿中提取的,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出血、继发性闭经、不育等疾病。图片为童子蛋

五味子

五味子,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轻粉

轻粉,中药名。为氯化亚汞(HgCl)。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天津、云南、河北等地。外用具有杀虫,攻毒,敛疮之功效;内服具有祛痰消积,逐水通便之功效。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臌胀,二便不利。

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大风丸

大嵩丸确实没有搜到,只有大风丸。

大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解围元薮》卷四。主治麻风病,眉目遍身秽烂者。

组成

大风子肉三十两,防风、川芎各十两,蝉壳、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牛膝、全蝎、黄芪、薄荷各二两,白芷、狗脊、牛黄、血竭各五钱。

用法用量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以茶送下,一日三次。外以桑条灰二斗,滚汤淋汁洗头面;有疮者,以汁调灰涂之。或用黑豆、绿豆浸取豆浆,三日煎汤浴一次,仍频洗脚。

主治

麻风病,眉目遍身秽烂者。

重要文献摘要

《解围元薮》:“大风丸,治麻风病,眉目遍身秽烂者。大风子肉三十两,防风、川芎各十两,蝉壳、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牛膝、全蝎、黄芪、薄荷各二两,白芷、狗脊、牛黄、血竭各五钱。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以茶送下,一日三次。外以桑条灰二斗,滚汤淋汁洗头面;有疮者,以汁调灰涂之。或用黑豆、绿豆浸取豆浆,三日煎汤浴一次,仍频洗脚。”

小嵩丸

待查,小嵩丸、小凤丸、小风丸、小松丸都没有搜到。

胖大海

胖大海,中药名。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等,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可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

一全(天)丸

待查

二顺(地)丸

待查

三神丸

组成为橘红60克玄胡索(去皮醋煮)0克当归(去芦,酒浸,锉,略炒)0克

《重订严氏济生方》。

上药研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加至丸,空腹时用艾汤送下,米饮亦可。

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病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

三神丸

三神丹(《卫生总微》卷十一)。

草乌头两(1两生,1两熟,炒1两)。

《证类本草》卷十引《修真秘诀》。

虚寒泻痢。泻痢,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脐腹疼痛,里急后重。肠胃虚冷,泄泻不止;变成白利。

槟榔四消丸

四消丸,消水、消痰、消食、消气,导滞通便。用于一切气食痰水,停积不化,胸脘饱闷,腹胀疼痛,大便秘结。

成份大黄(酒炒)、猪牙皂(炒)、牵牛子、牵牛子(炒)、香附(醋炒)、槟榔、五灵脂(醋炒)。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功能主治消水、消痰、消食、消气,导滞通便。用于一切气食痰水,停积不化,胸脘饱闷,腹胀疼痛,大便秘结。

五虎丸

五虎搜毒丸,药物组成:金银花1两,蜈蚣1条(去头足),全蝎7钱,僵蚕7钱,防风钱,荆芥钱,连翘钱,土茯苓钱,野大黄钱,炮山甲钱,朴消钱,白芷钱,甘草钱,当归钱。主治:梅毒疳疡。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金银花1两,蜈蚣1条(去头足),全蝎7钱,僵蚕7钱,防风钱,荆芥钱,连翘钱,土茯苓钱,野大黄钱,炮山甲钱,朴消钱,白芷钱,甘草钱,当归钱。

上为极细末,糯米打成糊为小丸。

六神丸

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成份麝香等6味。性状本品为黑色有光泽的小水丸;味辛辣

七珍丸

七珍丸,中成药名。为开窍剂,具有定惊豁痰,消积通便之功效。用于小儿急惊风,身热,昏睡,气粗烦躁,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结。

八宝丸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

组成僵蚕(炒)、全蝎、麝香、朱砂、雄黄、胆南星、天竺黄、巴豆霜、寒食曲。

九龙丸

九龙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张氏医通》卷十四。主治疠风焮肿痒痛。

组成

当归、苦参各二两,防风、荆芥、羌活各半两,蝉蜕、川芎各五钱,全蝎(滚水泡去咸)一钱,大风仁八两(一方无川芎,蝉蜕,有大麻仁二两,风藤一两)。

用法用量

上药九味,各为细末,红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得见火、日,阴干,布囊盛之。每服9g,茶清送下。病起一年者服1料,十年余者服10料。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中成药名。为气血双补剂,具有温补气血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性状本品为棕揭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水丸每10丸重0.6克。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辅料为蜂蜜。

说明:

本文中所列中药均为文学曲艺爱好者网络整理,不能作为治病保健参考。

文中所列为网络搜索和个人推测,不作为原同仁堂文本实际药材名。

部分搜索不到,待查。三神丸和六神丸这两个用的字重,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穿山甲已经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列入中药范围。

收录的图片为中药材,多为花叶茎根干燥处理后的图片,并非整棵植物。

-End-

推荐:郭德纲的小私心

上文:同仁堂的唱

同仁堂一—文本的演变

twoistw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csdscy/15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