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作为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年养老产业有哪些发展趋势呢?数据能够最真实地告诉你实际情况,我们以国家统计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通过前几年的发展趋势分析,或许我们对未来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近三年持续下降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来,年,我国正式放开二胎,这一年,生育堆积释放,年新生人口出生迎来一个小高峰,但随后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从5.32直接降至3.81,人口风险正在加大。
日本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口呈现负增长。我们需要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危机。
二老龄人口增长持续高于儿童
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看出,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增加数量远高于儿童的增加人数,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万,首次超过儿童万人,自年放开二胎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儿童人口数量,而且这个数量差距还在进一步加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有效措施,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将持续高于儿童的增长。
人口发展趋势是很难逆转的,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当前的人口发展趋势,还不太匹配,养老床位数更是出现了大幅减少的趋势,未来养老一床难求的情况将会更加突出,特别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养老床位,将成为稀缺资源。
三老年抚养比持续增高
根据人口结构统计的总人口抚养比,年首次超过40,老年抚养比还增加将近1%,即将达到17%。
我们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找到一组数据: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万人,全国就业人数,这些人才是真正有能力抚养那些儿童和老人的群体,如果我们以这个为基数计算,那结果会是:
?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据此计算:
?60岁以上老年人抚养比:32.2
65岁以上老年人抚养比:21.5
远高于官方统计的老年人抚养比。
?0-14人口为: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为:万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抚养的儿童和老人一共有万人。
?而我们的全国就业人口为万人,总抚养比为:62.5。
也就是说,每1.6个就业人员,就需要抚养一个儿童或老人。
?我国:15-64岁人口为万人,如果减去全国就业人数万人,这中间还有万人没有就业,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65岁以上的人口就业,我们还有万人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换句话说,这2亿多人有相当一部分是被抚养的对象。如果这样,那这组数据是:
需要抚养的人数为:万人,就业人口为:万人,这个抚养比为90.5,也就是说,接近一个人需要抚养一个没有就业的人。
当然,这样分析有点极端,如果以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全国就业人员的比例,1.6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了,每1.6个人就需要抚养一个儿童/老人。
四城乡消费能力持续提高,养老金储备还需要加强
自年以来,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表明大家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这是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数据。
另外还有一组和消费能力相关的数据: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亿元,基金总支出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亿元。
年7月1日,建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年调剂比例为3%,调剂基金总规模为亿元。
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合计,累计结存为:亿元。
如果平均到每一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是:元/人,平均每月:元,据统计,年全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为元。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累计结存加上企业年金,我们的养老金储备只够发一年。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明显,我们需要积累更多的养老资金,才能真正从根本解决养老服务的支付难题。
五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养老等消费发展空间大
年,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呈负增长,拖后腿了。而自年以来,一系列的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去年增长近20%,达到76.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数据来看,中央出台的促进消费的政策起了作用,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下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换句话说,因中美 等诸多因素,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还好消费给力,才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样,在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的时候,那么与消费相关的产业,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康养作为幸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消费和重要内容,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最新的人口数据、经济发展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
六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企业已近5万家,山东、北京、四川的养老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三甲。《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预计,到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1.4%,年更将超过20万亿元。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对于养老市场的探索有了更多发挥空间,各路资本布局养老产业的蓝图日渐显现。据记者了解,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范围近年来也有所扩大。截至年年底,全国已有超过80家的房企入局养老领域,17家险企进入或拟进入养老产业。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当前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年人特别是城镇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市场经济意识日益增强,购买老龄用品和老龄服务的观念开始形成,社会舆论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