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志刚做为世界互联网的一极,在经历了必然的山寨之路后,中国互联网正在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
过去一年,我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美国投资人希望了解中国公司,他们越来越看不懂中国创业公司。
过去,无论投资人也好,还是创业者也好,习惯将美国的新商业模式照搬到中国来,给中国公司找个美国对标。然而,这一切越来越不合时宜,有的中国创业者面对投资人的询问「你的公司在美国有没有相似的?」感到无奈;也有创业者三番五次飞到美国取经,却铩羽而归。
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者基于中国现今的商业环境创业,一开始就土生土长。如果说PC时代,中国互联网创业与美国有八成以上的相似,那么移动时代,这种相似程度下降到五成以下。根本原因在于,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变革进入深水区,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之后,当下的中国创业者面临着一个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发展不均等的行业、多元化的群体和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不确定的政策监管。更具体地讲:第一,许多在美国发展上百年、业态成熟的行业在中国压缩到三十多年里爆发增长,增长过程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同步。这也意味着,很多行业还没有发展到足够先进、成熟的阶段,就面临着信息变革的局面。第二,如果说PC互联网时代,线上聚集中国社会结构金字塔腰部以上群体,生活于城市、拥有良好教育水平、收入稳定。那么,中国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才真正再现了线下的中国社会结构:既有城市,又有农村,过去隔绝在互联网以外的偏远农村地区居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里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群体也聚集至线上。(具体可参看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发展数据)托中国人口数量庞大的福,有些细分人群的数量可能抵得上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甚至能在全球排前列。中国创业者在移动时代针对细分人群重度垂直创业、精细运营,也足以创造一个独角兽公司。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全年网上零售额为3.8万亿元(按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约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年网上零售总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更大的体量、更高的增速,中国电商兴盛的背后,是中国零售业的根基薄弱。年,西尔斯百货即创立,经历百年发展,美国线下零售业十分发达,就算发展到今天,美国十大电商网站里,传统零售公司电商网站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包括沃尔玛、梅西百货、百思买、塔吉特、科尔士等。在上一篇《为什么乡镇是中国商业的终点?》中,我说过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不充分,零售业更多的是依赖省-市-县-镇的经销商体系,这套体系流通成本巨大。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曾三夺中国首富头衔(年、年、年),这大约是中国连锁的巅峰时代。之后,便是中国电商凭借更多样化的商品选择、更透明的价格体系、更便捷的用户体验在零售行业鲸吞蚕食。对于中国很多地区来讲,先是能不能买到的问题,然后才是送货快慢的问题,更何况电商激烈的竞争,也催生了上午下单下午到货的物流体验。当然,这种物流体验也是靠中国相对廉价的人工成本堆积出来的。在PC时代,对标美国,中国诞生了阿里巴巴和京东。在移动时代,因为环境变化,诞生了不少移动电商,逐渐演化出自己的发展路径。例如一开始借助大一统的社交平台白癜风该怎么治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