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城农业产业化谈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研究领域出发,进行了多角度、多领域的研讨交流。三产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两者理念高度契合。农业产业化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了基础、提供了主体支撑、提升了发展质量,并为农民分享农村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建立了有效渠道。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包括龙头企业打通全产业链条促进要素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主体融合的模式,还包括引导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等途径。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

农业产业化发展也需要创新、转型

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要服务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保供给、促增收、可持续中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应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典型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化试点,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和服务方式;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开展品牌建设和村企对接。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王乐君

三产融合的灵魂是让农民分享二三产利润

三产融合的灵魂是要让农民分享到二三产业中的红利和利润,推动企业、农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工商资本等经营主体的多元培育。三产融合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不仅是农业产业间的融合,也是城乡之间的要素融合,既要盯住产业纬度,更要放眼区域纬度。从产业维度到区域维度,可能就是当前农村产业融合与之前发展乡镇企业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地方政府要协调部门形成合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做好水电气等基本设施的同时,要加大光纤、宽带等现代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发展“互联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副巡视员邱天朝

要实现利益联结机制的内部化

三产融合体现的是一二三产业的交叉经营特征,“宰羊、吃羊、喝羊汤,种葡萄、酿葡萄酒、建葡萄酒庄”,这是对三产融合的形象比喻。产业化的产业界限非常清楚,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没有明确的产业界限,是要让农民享受农业经营的多重价值,而不仅让农民简单地分享加工方面收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内部化,是“一二三产业的连接和延伸”向“一二三产业的交叉和渗透”演变。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良彪

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需要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创新和联合合作,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即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置于关键地位,努力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要鼓励领军企业——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增强对一般经营主体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进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升级,这有利于间接带动农民增收。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

扭转“国产的入库,进口的入市”局面

三产融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农产品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国产的入库,进口的入市”等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局面下,就更要加快三产融合步伐,加速产业链各要素整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保供给,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三产融合在摸索实践中,要靠内生的力量,依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依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发现办法和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两条路径”

推进三产融合,路径选择很重要。可以选择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二、三产业,也可以支持龙头企业等主体向前延伸发展第一产业。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不同,不能代表哪种融合路径更优秀。根据我国农业的现实特点,应坚持“双轮驱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既要支持农户、合作社,又要支持龙头企业,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夏英

农业是“身体”,互联网是“翅膀”

三产融合的背后,金融是重要推手。企业在经营中,资金链关乎企业生命和正常运转,要学会用现代金融手段保证资金流、现金流的畅通。此外,要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让农产品产加销借助互联网,实现要素快速整合、交换,实现产地、流通、市场等的有效对接。如果说农业是“身体”,那么互联网就是“翅膀”,借助互联网,现代农业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薛素文

近年来,双城区以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统领,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调整,实现了效益提升、品质提升、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四化”中组织化是“根”,标准化是“魂”,产业化是“桥”,品牌化是“擎”,双城区成立农业产业化协会正是农业“四化”前行的开拓者。

双城区农业产业化协会是以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经纪人为主体的民间社团组织,是在双城区农业局和哈尔滨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指导下,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以助力农民增收为目的组建的产业化团队。

农业产业化协会致力于整合农业资源,打造双城农民自己的品牌“农娃”,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搭建商品流通平台,促进农业生产快速高效发展,推动农产品提档升级,把“农娃”品牌农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农娃”品牌在双城区农业产业化协会的支持下,规模逐渐壮大,特质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

双城区农业产业化协会同时也为来双城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企业和经销商提供服务,搭建产加销的服务平台,在“农娃”品牌的引领下,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新闻来源:农民日报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fz/7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