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扶持地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过程中,近几年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越来越大,全国各地产业引导基金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起到的撬动效应越来越明显。为了帮助大家更进一步认识产业引导基金的操作模式,此文以优质案例形式对全国产业引导基金进行了介绍。
所谓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资,并吸引有关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联合设立,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带有扶持特定阶段、行业、区域目标的引导性投资基金;它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引导新兴行业和创新型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运行的产业融资平台。
一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产生背景近年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经常把在税收、非税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砝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和产业聚集,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但是一些非理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却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在税收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引进项目和资金,可能给予投资商一些税收返还的优惠,但税收本身具有调控经济的职能,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往往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尚未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模式,各级财政用于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以无偿补助、贴息为主,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有待提升。传统的补贴模式多以“小、散、多”为主,存在着补贴随意性强、重点企业难以获得足够资金等问题,补贴效果较差。同时,补贴资金由不同政府部门掌握,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
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规定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承诺财政优惠政策,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专项清理,排查本地区、本部门制定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国家不允许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来直接扶持企业投资,而地方政府则可以顺应政策形势,转变发展思维,通过引导基金等间接投资方式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方式,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来放大社会投资资金使用效果,助力产业升级转型,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和市场机构的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