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能如预期一样跨过中等收入

12月14日,人民日报头刊发表长评,提到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开始暴露,‘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考题。而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个经济体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13个国家中人口超过万人的只有3个。”

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仅有不到13%的比例,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比例会更低。文章特意提到,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超过万人的国家只有3个。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世界总人口数近五分之一的国家,面对“中等收入陷阱”这道考题是否会轻松过关呢?

年中国人均GDP打到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认定,1万美元到1.2万美元之间则为中等收入国家。按照过去的发展速度,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即是进入“发达国家阶段”。

而目前中国人均GDP近亿美元,距离发达国家距离仅剩临门一脚,经济发展面临着那些问题?

1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意义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一种状态。

而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一个国家在初级工业化阶段,借助于充裕的劳动力、廉价的资源优势完成初步工业化。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资源的消耗殆尽,以前的优势正在逐年丧失。这个时候就需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生产出更高溢价的高端产品。从而实现由低端高耗能产业向高端低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诸如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就是没有成功完成产业的升级,本国的生产力无法满足对精高端产品的需求,转向国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沉重的外债负担把拉美国家拖入经济危机。经济转型的失败,使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近乎停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拉美国家依旧是当初的发展水平。

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未成功迈入发达国家门槛,被认为是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陷阱”,也就是指过去所依赖的发展路径走不通了,新的发展路径又没找到,发展一时陷入停滞。

而中国目前经济也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距离“陷阱”越来越近,经济发展减速、产能过剩、资产泡沫、贫富差距扩大。

2

快速城镇化、人口红利双引擎

促就中国经济上半场的繁荣

自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GDP保持着9.7%的超高速增长,而这一伟大成果是建立在急剧的城镇化过程和快速释放的人口红利之上。双重利好的叠加效应,使中国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多数国家一百年、甚至几百年需要走的路。

而诸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普遍是在人口红利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进程。

-年美国城镇化率

以美国为例,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年),是美国的婴儿潮时期,婴儿潮末期,美国城镇化率已经高达70%左右,当这一批婴儿潮变成一个个生产者差不多要到年以后了,美国此时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75%。也就是说早在人口红利释放以前,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对外,中国又恰恰赶上发达国家中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主要的制造业承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纷纷吸引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低廉的生产要素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而人的快速聚集又推动了以房地产为首的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者相辅相成,促成中国经济完成了一次跨越式的腾飞,呈现出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年中国城镇化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红利释放时期,同时期内,中国城镇化率翻了一番。中国的人口红利时期可以说是与快速城镇化时期完全重叠的。

合理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在人口红利见顶以前实现70%的城镇化率,我国人口中的生产者(25-64岁人口)与消费者(2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人口比例在年见顶回落。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于城镇化尚未完成之前。

3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未富先老

从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下半场。如果不是年四万亿计划的刺激,这一年可能会来得更早一些。

年,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60岁)为9.19亿,比年下降万,占总人口比例为67.6%。与此相对应的是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由年的9.4%上升至9.7%。

年是中国人口红利从上升到下降的拐点,优势正在向劣势演变。同时伴随着快速的老龄化,城镇化推进的成本越来越高。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

这也注定当人口红利、城镇化进程的双双退去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比其他国家会更惨烈一些。

长期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不足。投入很高的人力、财力、物力研发出来的产品,很快就会有人模仿。创新能力的不足,就很难生产出高技术的产品完成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更要命的是以前中国可以借助低廉的劳动力承接的跨国公司低端制造业的转移,但现在人口红利的逐渐衰减,人力成本的上升,高房价与高地价的循环带动效应加大了实体制造成本,所有这一切都在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正在丧失竞争力。

比如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家一个工人的工资普遍合-元人民币,而一个中国工人的工资动辄就要三四千。

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欧美的再工业化,吸引了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如果外资撤离、企业大规模外迁,将会对实体企业形成抽血效应,更加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

在人口红利时期,中国既没有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甚至不断拉大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

4

从政策导向看未来方向

对于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原因。诸如经济转型失败论、建设滞后论、转型失败论、发展模式缺陷论、福利超前论、内需不足论。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国家也是如此,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各有各的原因。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成为明天那个迈不过的陷阱。

人民日报发表的长评曾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还要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

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上。”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很难让所有人、所有城市同时进入高收入水平的行列,但可以很容易做到举全国之力先让部分人、部分城市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哪些城市创新能力强,就会愈加受到政策的优待。诸如北京、上海、深圳、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就会较其他城市最先迈入高收入水平的行列。而那些缺乏创新驱动力力的城市和人群注定会成为被时代远远甩在后面的一方。

本文系“正略产业互联网研究所”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的防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fz/9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