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通报了上半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行动的情况,有73家私募机构和个人因为各种不合规行为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包括市场上名气较大的股权私募红杉资本、中植资本等,而山东共有6家私募机构被点名。
被点名的山东这6家机构为:山东肯雅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海中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蓝色云海信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蓝色杰明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股权管理有限公司。
通报显示,本次专项检查是继、年之后我会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大规模私募基金现场检查活动。从检查情况看,不少私募机构依然存在违规问题,个别机构还涉嫌违法犯罪。检查发现,4家私募机构涉嫌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证券业务;6家私募机构存在承诺保本保收益、挪用或侵占基金财产、基金资产与自有资金混同、虚构投资项目骗取资金等严重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行为;65家私募机构存在公开募集、未按合同约定托管基金财产、投资方向不符合合同约定、费用列支不符合合同约定、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证券类私募机构从业人员无从业资格等一般性违规问题;家私募机构存在登记备案信息不准确、更新不及时、合格投资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私募基金风险评级及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评估不到位等其他不规范问题。
针对上述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根据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证监会依法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是相关证监局将涉嫌犯罪的4家私募机构违法线索移送地方政府或公安部门,并对其中3家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二是相关证监局对6家存在承诺保本保收益等严重违规问题的私募机构立案稽查,并对其中5家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三是相关证监局对65家存在公开募集等问题的私募机构及1名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四是对5家失联私募机构,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启动失联程序,向社会公示。
同时,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上述机构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机构及相关人员采取相应自律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