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中国标准化↑一键 年1月14日至15日,以“标准-推动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老龄产业标准化建设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南京召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副会长牟坤林,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江苏省老龄办主任、江苏省老年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标准科技集团总经理兼中国标准化杂志社董事长赵宏春主持。此次论坛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杂志社联合主办,由上海佳年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苏候鸟养老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老龄产业及标准化相关单位的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在致辞中表示,未富先老,是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他指出,“十三五”时期,要重视国家发展新常态,努力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发展。并提出五点要求:一要进一步完善老龄标准化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加强产业发展的动力。二要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激活老龄产业有效市场。三要鼓励创新、创业,推进老龄产业化融合。四要强化市场监管和优化老龄产业发展环境。五要加快标准化在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效益。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在致辞中指出,年开启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标准化工作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国家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制定和实施老龄服务领域标准,提高基本社会服务标准化水平,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老龄产业标准化的发展也将随着社会洪流而前行。他指出,发达国家在老龄产业标准化发展方面卓有建树,应借鉴国际经验,要让老龄产业从业者和广大标准化工作者,树立老龄服务意识,增强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基本生活出发,积极发挥保证老龄生活的作用,从全方位定位应对老龄人口、老龄化高峰。
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指出,随着老龄产业逐步壮大,相伴而生的标准话语权和制高点作用愈发明显。应采取有利措施,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与建设水平,鼓励养老服务和相关企业融合创新发展。
江苏省老龄办主任、江苏省老年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着重介绍了江苏省老龄产业的发展特点。他表示,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标准化的建设,针对江苏老龄产业的工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争取再上新台阶。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牟坤林认为,老龄产业建设高峰论坛对推进全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并对论坛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包括增加一些服务内容,如增加有关养老产业标准的联盟建设内容,表彰一些在推进养老企业标准化中表现优秀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
整个论坛分为3个专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状况暨老龄产业标准战略专场、机构养老标准化研讨专场和居家养老护理标准化研讨专场。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冯晓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曹俐莉,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旅游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旅游学院前院长王富德,南京候鸟集团董事长王冲、中国人寿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华良、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上海佳年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青云等来自政府、科研、企业、团体组织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养老业科技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在老年旅游的重要性、标准在规范候鸟式养老中的作用、中国机构养老运营标准体系建设、老年用品供应链的标准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另外,来自国际养老机构的相关标准化专家也与大会分享了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居家养老的护理经验、标准体系及标准化建设。
文/王文娟
注:凡转载本站原创内容或直接引用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并@中国标准化,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