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发展指数”,一般反映各省市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对各地区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近日,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在京发布,其中公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两大指数。
产业发展指数的变动表现如下:在综合指数排名中,北京(83.72分)、上海(80.60分)、江苏(80.12分)、浙江(79.72分)、广东(79.23分)、山东、四川、天津、江西和辽宁位列前十名。对比去年,前五名的省市与去年保持一致,但是位次稍微变动,北京重回第一,除了四川和江西,八个都是东部省市。
和去年相比,较多省份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上升幅度较大,比如江苏、重庆、天津、江西、浙江等。从增速看,上海、浙江、天津、青海、广东分列增长率前五位。
消费发展指数的变化表现如下:总体成绩上,中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年的73.7增至年的81.5,平均增长率在3.4%。
报告反映男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较年有所上升,女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和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女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及各项一级指标均高于男性,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年十大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情况:在消费选择上,国内的文化旅游、游戏以及国外的电影、动漫依然比较受消费者欢迎。不过和年相比,国产电影、动漫和游戏的受欢迎程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均提高了10%左右。
同时,这些数据也反映出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良好。比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并且是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大范畴下,文创产业的发展聚集趋势明显。
从地域分布上来说,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区聚集:以北京高速增长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区;以上海为首、包括杭州、苏州、南京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武汉、长沙为代表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
日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3亿元,同比增长14.0%;资产总计.2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达.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8%,比上年提高0.6%,在全国占比最高。
近5年来,上海市每年投入文化创意产业财政扶持资金2.8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多亿元,市级文创产业园区已达家。比如,老厂房改建的八号桥、小清新文创园田子坊。
不过,与往年相比文创产业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今年,财政部下达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4.2亿元(去年是50亿),共支持项目个,并做出三个首次调整:
首次大幅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比如,出资15.6亿元,完善参股基金等股权出资模式,通过重点省级文投集团开展债权投资路径。
首次取消一般扶持项目,其他28.6亿元全部投入重大项目。比如,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实体书店等八个方面。
首次建立牵头部门负责制。重大项目征集、评审分别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负责,中央财政“退后一步、站高一层”。
来源:识局zhijuzk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