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回眸系列之五
医院产业化:发展还是放弃
王虎峰
“医院产业化:发展还是放弃”一文刊登于年《医院院长论坛》第3卷第2期。这篇文章鲜明地提出了“产业化”是一个发展路径,是连锁经营和规模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不应该一概否定。而以前的产业化之所以被社会所诟病,是因为一剂良药用错了地方,“该外用的,却内服了”,产业化的对医院,医院没有一个科学的治理结构,还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产业化。而非国有医疗机构应该走产业化的道路,应该通过规模化和连锁化来做大做强。作者至今持这一观点,并且作为医改政策建议的一个方面加以提出。
医院产业化
关于“医疗产业化”,最早在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提及,该报告提出:“推进文化、体育、非义务教育和非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一个时期以来,医疗产业化曾被人们奉为医疗改革的“不二法门”,近来又被人批评为“万恶之源”。“产业化”这个名贵词汇被滥用,以至于成为“乱收费”的代名词。医院产业化究竟是对还是错?医院产业化政策应如何执行?医院产业化是继续发展还是放弃,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回答。
(1)产业化与市场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指形成一个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涵是生产的连续性、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在英文中产业化和工业化是同一词汇。产业化的目标是解决市场份额、生产规模与资本投入问题,最终赢取更大利润。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市场化是指利用市场机制替代原有的政府计划和行政干预来调节行业资源(包括资本、人才、市场等在内的广义资源),市场化以效率为目标,以竞争为手段,以价格机制为基础。由此可见,产业化所指内容不仅是资本的运作和扩张,同时也有生产和服务的管理及运作方式问题,而市场化所指内容主要是资源的配置问题。产业化和市场化也有内在联系。无论是产业化还是市场化都离不开市场竞争,没有市场竞争就谈不上产业化,更谈不上市场化。从发展角度看,产业化是市场化的基础,而良好的市场机制又能引导和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2)医院产业化的对象
从理论上讲,国有单位搞产业化不是不可能,因为产业化并没有要求资本的属性一定是公有的。但在实践中,医院产业化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被全社会所质疑。在医院问题频出的情况下,人们不免对整个产业化的提法发生了动摇,造成了思想混乱,医院产业化的呼声。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医院产业化大方向没有错,而产业化的对象错了。虽然医院搞产业化在理论上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在目前条件下是行不通的。
第一,目前没有与实行产业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目医院进行的是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主管部门和医疗单位不是资本运营、资产管理的关系,不能进行资本运营的考核监督,也不能进行资本运作。如果像国资委管理国有企业那样,也可以产业化。
第二,医院缺乏或者没有市场竞争。服务价格上由国家统一管制,人事管理和分配方面,按照非市场化的方式管理,在资源配置上按照国家规划进行。在没有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所谓产业化无非是“多收费”而已,既不能降低服务价格,也不能资本运营,更不能良性竞争,优胜劣汰。
第三,将医院定位为福利性质的单位,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医院提供特殊性质的服务,服务价格也不是按照市场定价原则确定的,这种非市场定价方式与产业化资本运作的赢利性是不兼容的,也无法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什么时候医院能像国有企业那样不再享受特殊补贴,完全按照市场定价,到那时医院才有实现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因此,医院产业化的同时,要同时界定出明确的范围,产业化的对象不是医院。
(3)民营、医院产业化的主角
医疗产业化主体是谁?不能是政府自身,不能是医院,医院。
医院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产业,解决国家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开发市场需求份额,为群体提供不同层次、各种特色的医疗服务。产业化对政府的好处是不用政府承担责任和直接投入。年年初,国务院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化的结果,只能解决有钱人看病的问题,不能解决没钱人看病的问题。没钱看病的那部分人只能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由医院提供廉价的服务解决。遵循党的十六大以来努力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应该鼓励非公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产业,在非公有制医疗领域大力提倡产业化,以提高医疗市场竞争效率,促进医疗产业发展,解决整体投入不足和医院垄断经营问题。
我国医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1)医院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产业化也有了一些进展。
第一,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从目前政策来看,通过资本运营进入医疗产业,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向政府主管医院;申办中外(港)合资股医院;独资买断国医院;采用资产重组改制的方式,成为股东;委托经营医院。典型的案例有:医院(医院)的股份制改造;江苏宿迁市镇卫生院(医院)和县以上7医院的拍卖;医院管理公司以千余万元医院,取得经营管理权。目医院有多所,医院有家[1]。
第二,医疗产业资本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意识。它们 (来源:王虎峰《解读中国医改》,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年1月,第68-73页)
●1.以改革促进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年3月24日)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年3月27日)
●3.促进医疗保障模式向健康保障模式转变(年3月28日)
●4.医疗保险的功能定位与未来发展(年3月29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