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
万能的经开君和大家说一个新名词
——“雁阵效应”
通常大雁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
队形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呈“人”字。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雁编队飞行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
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
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
多飞70%的路程
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
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
当然,这么说感觉有点专业
经开君还是帮大家“翻译”下
一个大妈跳广场舞和一群大妈跳广场舞
当然是后者更加“动次打次”、更带劲了
经开君只能帮你到这了
可是“雁阵效应”和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还记得前不久经开君重磅播报的:
两大央企投资亿打造经开兵器特色小镇!
这个特色小镇位于经开区泾渭新城的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基地,
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是集兵器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兵器博物馆、兵工文化公园、红色旅游以及特色配套等为一体的西安兵工特色小镇。
当社会各界对这一总投资亿元的兵工小镇充满赞许和期待时,经开区的喜悦要更有“深度”: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民融合示范项目,更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西安市及经开区强化该产业的“雁阵效应”。(划重点!这个名词出现了)
“雁阵效应”——经开区变产业优势为发展胜势
新近召开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重镇西安,又一次迎来实现追赶超越的重大利好。
作为
全市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和“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的引领者,经开区必将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中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优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回顾经开区军民融合发展历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可以说是“领头雁”,以其与西安市联合共建的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基地为承载,在经开区快速构建以军工研发生产为核心,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与新能源三大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格局。
截至目前,西安兵器科技产业基地共落地产业化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亿元,聚集了约亿元/年的综合产出能力。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
以西北工业集团装备制造主园区、TRW气体发生器、北方车辆集团专用车、特能集团汽车安全系统扩能等项目为代表的装备制造板块
以北方光电集团光电园区为代表的光电信息板块
以特能集团锂离子电池、北化集团烟用丝束、所TFT彩色液晶等项目为代表的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板块
经开区兵器工业“雁阵”集群方向明确,产业分工清晰,企业协作紧密,确保了军民融合发展步伐稳健,行者无疆。
以兵器工业涉及的汽车制造为例,既有专用车生产总装,又有汽车电池组件、气体发生器、安全系统等配套生产。
加之,经开区以陕汽为龙头,涵盖发动机、车架、改装及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条,趋于强化的“雁阵效应”,让经开区汽车产业对内催生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进而构筑起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类似兵器工业的“雁阵效应”,在经开区其它产业中也频频呈现——
西北有色院引领旗下22家公司构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乐叶光伏为核心吸引的12家光伏企业集群,永电金风引领的风电装备产业占到全省1/3以上……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培育引导下,主导产业的聚集优势,正全面迅速转化为目标一致、协同给力的发展胜势。
“”战略—经开区军民融合驶向“深水区”
5月,西安经开区《实施“三新战略”助力“建强创佳”实现追赶超越发展行动计划》对外发布,标志着该区为落实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制定了路线图,形成科学明晰的战略定位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