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丨2016年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发展

第三篇: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

《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年度)》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各类费用等指标开展统计分析,以期从业绩的角度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和各细分领域主要企业年业务开展情况和发展态势加以研判。以下内容摘自《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年度)》,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第三篇: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

负债率

一、总体情况

负债率方面,年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0.3%,与年持平。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全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0.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8家,70%-80%之间的19家,50%-70%之间的83家,40%-50%之间的43家,低于40%的43家。从以上数据来看,节能环保整体负债率超过50%,仍处于较高水平,重资产属性并未得到有效改观。(图1-1)

图1-1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节能环保企业资产负债率区间分布

新三板资产负债率为51.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9家,70%-80%之间的17家,50%-70%之间的家,40%-50%之间的91家,低于40%的家。由于新三板节能环保企业主要为技术服务型,企业资产负债率远低于主板。(图1-2)

图1-2新三板节能环保企业资产负债率

二、平均情况

从各细分领域资产负债率状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的平均负债率仍然保持在高位为67.1%;其次是固废领域,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4%;大气领域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9%,居第三位。除工业节能、环境监测领域以外,其他领域资产负债率都在50%以上,依赖于资产规模(投资)拉动的趋势明显。(图1-3)

图1-3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平均资产总额情况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行业平均负债率最高为69.7%;生态治理领域为54.0%,位居第二位;大气领域为49.2%,位居第三位。(图1-4)

图1-4新三板各细分领域资产负债率情况

三、增长情况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年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家,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51.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86家,增长企业占比57.4%;新三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48.0%。(图1-5)

图1-5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下降企业数量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中,清洁能源类企业中有10家资产负债率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工业节能领域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占比38.9%,为该领域下降企业占比最多的领域。(图1-6)

图1-6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分布及比例

新三板各细分领域中,清洁能源领域有32家资产负债率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工业节能领域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占比61.1%,为下降企业占比最多领域。(图1-7)

图1-7新三板各细分领域资产负债率下降企业分布及比例

净资产回报率

一、总体情况

年,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7.4%,较年上浮1.5个百分点。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7.3%,较年增长1.7个百分点。新三板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8.4%,较年下降1个百分点。(图2-1)

图2-1节能环保上市公司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年,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6.0%,较年上浮0.8个百分点。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6.0%,较年上浮1个百分点。新三板上市公司扣非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6.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图2-2)

图2-2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二、平均情况

从各细分领域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状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大气领域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最高,达到11.2%,其次是生态治理和水务领域,分别达到7.8%和7.4%;从扣非ROE变动情况来看,建筑节能领域上浮2.5个百分点,增幅最高;大气领域上浮2.2个百分点,位列第二位;清洁能源领域上浮1.8个百分点,位列第三位。水务、环境监测领域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相比年出现下降情况。(图2-3)

图2-3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建筑节能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最高,为10.2%,其次是生态治理领域、大气领域,分别为9.6%、8.4%。从扣非ROE变动情况来看,除清洁能源、固废领域外,其他领域普遍下降,环境监测领域下降程度最高,净资产收益率相比年下降7.2个百分点。(图2-4)

图2-4新三板各细分领域

三、增长情况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年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41.8%。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企业92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45.5%;新三板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39.9%。(图2-5)

图2-5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增长、下降企业数量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中,清洁能源领域企业中有34家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环境监测领域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企业占比66.7%,为该领域下降企业占比最多的领域。(图2-6)

图2-6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扣非ROE下降企业数量及比例情况

新三板各细分领域中,水务领域有88家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下降企业数量最多;工业节能领域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企业占比68.8%,为下降企业占比最多领域。(图2-7)

图2-7新三板各细分领域扣非ROE下降企业数量及比例情况

篇四: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

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年度)》是和君节能环保研究中心(和谨咨询)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资产、各类费用等指标开展统计分析,以期从业绩的角度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和各细分领域主要企业年业务开展情况和发展态势加以研判。

以下内容摘自《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年度)》,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第四篇: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

根据节能环保产业特性,我们选取了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三项指标进行分析。选择财务费用的原因主要在于行业尚处在高速投资阶段,合理地运用财务杠杆是考察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志;选择管理费用的原因是大量节能环保企业的BOT、BOO项目的主要成本通过无形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通过管理费用的变化可以分析企业PPP项目运行现状和管控水平;选择研发费用的原因主要在于衡量整个行业的技术投入状况,衡量节能环保行业对研发能力的依赖性。

财务费用

一、总额情况

财务费用方面,年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财务费用总额为.8亿元,同比上升11.1%;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财务费用总额为.3亿元,同比上升12.0%;新三板财务费用总额为11.5亿元,同比下降9.7%。(图1-1)

图1-1节能环保上市公司财务费用总额

二、平均情况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财务费用为1.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相比年下浮0.4个百分点;新三板平均财务费用为.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相比年下浮0.5个百分点。(图1-2)

图1-2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平均财务费用及占比情况

从各细分领域财务费用支出情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支出最高,年为3.5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0%;其次是固废领域,财务费用1.7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6%;水务领域排名第三,财务费用为1.2亿,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3%。从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除环境监测领域财务费用占比上升以外,其他各细分领域财务费用占比都出现下降状态。(图1-3)

图1-3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情况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最高,年为1.4万元,占比5.6%;固废领域排名第二,平均财务费用为.1万元,占比2.0%;生态治理领域排名第三,平均财务费用.5万元,占比1.7%。从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清洁能源领域占比上升,其他领域占比下降。(图1-4)

图1-4新三板各细分领域平均财务费用情况

三、增长情况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年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比例下降企业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45.0%。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88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43.6%;新三板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45.7%。

管理费用

一、总体情况

管理费用方面,年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管理费用总额为.3亿元,同比上升15.4%;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管理费用总额为.5亿元,同比上升15.1%;新三板管理费用总额为50.7亿元,同比上升17.9%。(图2-1)

图2-1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

二、平均情况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管理费用为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6%,相比年上浮0.7个百分点;新三板平均管理费用为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相比年下浮0.2个百分点。(图2-2)

图2-2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管理费用总额情况

从各细分行业管理费用支出情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管理费用支出最高,年达到3.0亿,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6%;其次是工业节能领域,年平均管理费用达到2.5亿,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9.5%;排在第三位的是固废领域,年平均管理费用2.3亿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8%。从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除工业节能、建筑节能领域以外,其他领域都出现下降。(图2-3)

图2-3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平均管理费用情况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管理费用支出最高,年达到.2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4%;其次是生态治理领域,年平均管理费用.3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0.1%;排在第三位的为固废领域,年平均管理费用.6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9%。从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变化来看,除固废领域以外,其他领域管理费用占比都出现上升,环境监测领域占比上浮幅度最大,上浮3.1个百分点。(图2-4)

图2-4新三板各细分领域平均管理费用情况

三、增长情况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年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比例下降企业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54.3%。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89家,增长企业占比56.7%;新三板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53.3%。

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方面,港交所、新交所上市公司和节能、水务领域企业未披露研发费用或研发费用为零,剔除此部分样本量后,纳入研发费用分析的企业共计家,占样本总量的77.2%;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家,占该部分样本总量的67.3%;新三板企业家,占该部分样本总量的82.2%。

一、总额情况

研发费用方面,年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5亿元,同比上升22.5%;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研发费用总额为.3亿元,同比上升23%;研发费用上亿的企业共计34家,研发费用投入前三名全部落在清洁能源领域中,金风科技(.SZ)研发费用13.8亿元,排名第一;湘电股份(.SH)研发费用7.3亿,排名第二;隆基股份(602.SH)5.6亿,排名第三。

新三板研发费用总额为17.1亿元,同比上升19.0%。研发费用上千万的企业68家,水务领域浦华环保(.OC)研发费用.1万元,排名第一;水务领域景津环保(.OC)研发费用.2万元,排名第二;大气领域航天凯天(.OC)研发费用.1万元,排名第三。(图3-1)

图3-1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情况

二、平均情况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研发费用为.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相比年上浮0.1个百分点;新三板平均研发费用为.8万元,相比年上浮0.3个百分点。(图3-2)

图3-2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平均研发费用及占比情况

从各细分行业研发费用支出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清洁能源领域平均投入研发费用最高,达到.2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4.0%;其次是大气领域,平均研发费用为.9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9%;工业节能领域平均研发费用排名第三,年为.8万元,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3.1%。从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情况来看,工业节能、清洁能源、建筑节能、水务行业相比年比例上浮,大气、固废、生态治理、环境监测领域则出现比例下滑。(图3-3)

图3-3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各细分领域平均研发费用情况

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生态治理领域平均投入研发费用最高,达到.8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3.6%;其次是清洁能源行业,平均研发费用为.1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3.1%;大气领域,平均研发费用为.1万元,占平均营业收入的4.9%,排列第三位。从研发费用占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增长情况来看,建筑节能、环境监测上浮比例最大,同为1.7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和工业节能出现比例下滑。

图3-4新三板各细分领域平均研发费用情况

三、增长情况

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比例下降企业家,比例增长企业占比56.6%。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75家,下降企业61家,增长企业占比55.1%;新三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增长企业家,下降企业家,增长企业占比57.2%。

来源:节能环保观察,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相关阅读

△行业

年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总体情况(篇一/篇二)

△蛰伏三十年的环保产业已步入3.0时代环保基金已高达亿

△家企业排队新三板摘牌环保公司有4家

△年度盛宴丨7第三届绿色金融高峰论坛报名启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11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