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还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年开启了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新振兴的历史进程,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今年正值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实质性推进的关键之年。
6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由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民盟经济论坛至今余音缭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全面推动实现新一轮东北振兴”,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多位国家有关部委同志、专家学者以及民盟各省级组织有关负责人慷慨陈词、锐点频现,必然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再现。
从“锈带”兴败中汲取营养
回顾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他们都曾经历过资源工业基地的衰退问题,这类城市的集中区域有着一个形象的名字——“锈带”。这些工业国为了重振“锈带”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只有极少数恢复了往日的经济地位,多数仍在低谷中蹒跚前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张欣在论坛上认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与“锈带”有着相似的经历,应学习和汲取“锈带”的经验和教训,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
张欣说,发展服务业、旅游业等类型的第三产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发展原有优势产业在短期内虽难有较大的经济回报,但长期稳定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门类,可以保证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振兴过程中,要兼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性调控。“若走向极端,可能会同英国伯明翰一样丧失优势产业基础,或是与底特律一样无法获得产业升级的机会,从而使地区的振兴变得更为困难。”
他强调,还要注意处理好振兴过程中民生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积极促进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妥善处理发展中带来的工业废料等资源,实现废料的二次利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还要促进多方合作,积极利用“一带一路”等不同的政策环境,进行协同治理,分阶段为振兴提供长久活泼的动力。
把振兴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于渤认为,要抓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关键环节,用创新来“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于渤指出当前我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我省的主导产业中,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产业效益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
于渤认为,应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的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省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加强我省农业绿色生产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状况。
针对制造业,于渤强调,我省装备制造业即是总书记讲的“老字号”,同时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字号”,关键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应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业新发展动能,努力实现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转型;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
发展我省特色互联网金融产业
金融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互联网金融产业作为“互联网+”金融业的新业态,也具备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王博认为,我省应充分吸取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利用我省相关优势建立大数据平台下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省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金融体系的基础上沿袭形成的,在扶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方面面临较大空白。王博指出:“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黑龙江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在实践中由相关部门逐步完善相关细则,促进我省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加强商业银行征信系统建设和开放的力度,实现快速发展和规范发展的有机结合。”
王博说,我省互联网金融应创新业态,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应加强金融系统网络建设力度和网络信息化手段,充分开发中间业务,改进服务模式。尊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国家支持政策,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的黑龙江特色互联网金融业发展。
来源:《北方时报》
记者:莫丽萍
责编:张宏玲
编审:王传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