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麻阳的一个样本

机缘凑巧,一个朋友在几个月前拉着我去看看“麻阳大农业物流产业园”项目。实地瞧了瞧,在营销中心聊了聊,回来后想了想。觉得有些东西不吐不快。于是,便做了一番罗列:

一、从“农耕”到“农根”

麻阳,无疑是一个农业县(距离“农业大县”、“农业强县”有多远?)。在大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的今天,其实要调整的就是——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但是,在麻阳这可能、可行吗?就县情和县域经济而言,麻阳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农业。第二、第三产业怎么办?招商引资?搞个新的工业项目?玩个新的文化产业?不是不行,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得讲究个基础。在麻阳,这个最好的基础就是农业!

“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要成功,其中一条就是实现了与农业的无缝对接,为麻阳的农产品、农民、农业打开了一个窗口,插上了一双翅膀、装上了一个促推器。也给了我们启发:就是在新的产业项目没有出现之前,立足当下老老实实以农业为根基,再开枝散叶拓展开去。这,可能才是适合麻阳的一条路子。要变传统的“农耕”为今天的“以农为根”,托起麻阳的第二、第三乃至第四产业的发展。麻阳,是不是也喊出一个——“+农根”的口号出来?

二、“根”,要有“根”的底气

当前的农业发展,无非三招:

一是往深里挖。挖出特色来,挖出品质来,挖出品牌来;冰糖橙注册就是体现。著名的云南“褚橙”还是麻阳冰糖橙的徒弟呢!

二是努力上规模,没有规模就是不经济。在农业上既要握五指而成拳,又要伸五指而协同。水果就要讲个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养殖就要讲个海陆空样样齐全。“一村一品”是个好东西,只是不知道是否经过全县的系统布局?

三是预留成长空间。就是为未来留下增加附加值的余地。不要一讲到农业就是那些直接进嘴巴的东西,能不能玩在手中、戴在身上、挂在家中、留在情中?慢慢地“附加”出几个古村、花海、竹编、浅加工、深加工等等。

三、“互联网+”,“+”号之后别丢了

不可忽视互联网对人、对人类带来的巨大颠覆。曾经也想过互联网这类的新东西是麻阳这样后发达地区唯一实现“后发赶超”的路径。但后来发现,硬件、基础、人才是最大的制约。

“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给我们、给麻阳的启迪之一应该是:虚体经济必须有实体经济做支撑,“+”号之后必须有实体!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互联网除了靠流量、社交以外,无从赚钱。说到底,一些不拥有资源的掮客最后都是落落寡欢。

麻阳人凑热闹的劲头自古就有,但是问题就在这个“凑”字上。不可否认,麻阳有历史。但是残酷地说,能够为后人带来钞票的历史(古建筑、名人故居、文学影响力、大事发生地……)有多少?今天的麻阳人就应该少一点对别人噱头的热捧。像“大农业物流产业园”的麻阳扎扎实实:电商一头连着农业,还是“大农业”;一头与物流这个实体并行,线上线下都在流、在通。

日子,是我们在过。

四、专注和专业,就是出路

哪一点?还是“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给了启发:

那几个年轻的老总给我介绍,他们找来了国内著名的“农产品溯源机制”的专家,找来了国内一流的互联网电商培训师,找来了国内经验丰富的网站平台设计师,还要陆陆续续引进水平领先的包装线、分拣、仓储设备、冻库……

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不可以整合出一个“农产品电商培育专业基地”,逐步定型这个“农业电商生产机制”,又整合成“大农业多电商的大平台”来提供服务。这样既卖机制,又卖服务,高打高唱,率先占领制高点,然后就大湘西、铜仁、秀山,一步一步走下去,走向远方。但,绝不眼高手低。

左右看看,有些事情,我们连“把事情做像”的能力都没有了,还敢谈“把好事做好”么?我的麻阳哟!

五、中介者,也要实力和实体来支撑

搞个婚姻介绍所,其实一张办公桌就够了。再复杂的社交平台,一个服务器就行了。但是居于一个产业链中有作为的中介性质的企业不应该这样。

“大农业物流产业园”说到底,其中一个功能就是——中介服务。但是有三点值得赞许:一是这个中介者有思想,有先进的理念;二是这个中介者有根基,愿意扎根麻阳。最怕中介是个流窜犯;三是自身还有产业,我其实更看重它的仓储、分拣、冷藏、包装、电商孵化等等配套。这,玩的是实打实!有想法且有能力才能玩的起!

六、不集群,无出路

放木排,在麻阳已经没有了。但我总觉得麻阳河中的木排比“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更有力量感,更撼人心魄。

“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为什么要提“大农业”?就搞个“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行不行?我想,这中间至少反映了几个年轻老总的“产业集群、产业联盟”的思想。

但是我又真的担心:没别过了两天又冒出个“新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然后又来个“王氏、狗崽、猫伢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这算不算“产能过剩、资源内耗”啊?不是所有的沙都能积成塔,也不是所有腋都能集成裘。父母官们应该知道“恶性竞争”这一点的。

说到“集群”,20年前我就奢望:每年的寒暑假,政府能否把大学生集中起来,喝喝茶,听听建议?把外地工作的人也召集起来?思想也应该可以集群。当然,不得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一些大学在各地都有校友会……当然得经过批准,不得违法。

七、让打工者能回家!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麻阳的青年打工者能回家吗?即便人回来了,麻阳的这个家还是他的家吗?他,还是原来那个乡下的他吗?

说得严重点,这中间还涉及他们的爱情观、家庭观、伦理道德的变化。如果有社会学专家研究一下留守妇女的婚姻爱情状况、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和扭曲、外出务工者的情感情欲处理,说不定会吓一跳。几亿人啊!又会影响几代人?

让打工者能回家,真正地回家,就要有一个对接器,就是一个重现安置的问题。据说,“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的老总中就有打工回来的人。他们回来了!他们对我说,他们希望麻阳人能在家门口创业致富,不要像曾经的他们那样漂泊无根。就冲这一点,致敬!

八、后发达地区的发展路上需要标杆和榜样

十分惊叹于那么几个年轻小伙子,第一期就真金白银地砸进去万。更惊叹于田总的两句话: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两件事;企业人的一边肩膀上必须是社会责任。典型的麻阳人的麻阳话和麻阳男人的气质和性格!

也十分惊叹于在麻阳的新区有着这么一个新的企业,将新理念和老传统,将头顶的星空和脚下的土地那么紧紧相连的新企业。还有,麻阳的楠木坪、椒林村也是“农村突围”的样本。椒林的滕村长那种“不唯大不唯奇不唯快只唯实,稳步快跑”的思路,让人叫好!麻阳从这些企业、这些地方中得到什么呢?应该是GDP数字上的增长、经济质量的提升、就业人口的增加、创业创新的机会、对外形象的树立……更重要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在麻阳,可以干成事业!

别让标杆倒下,别让榜样坍塌。爱它吧,它是麻阳自己的孩子。

九、孵化,母鸡和蛋之间是温度

这个问题是不是要麻起胆子才能说?

有一种母鸡,把自己下的一堆蛋拢到一起,盖上草,以为就是“孵”了。若有人批评,母鸡振振有词:“我下个蛋,你知道有多难吗?那个辛苦哟……”“我下的蛋,难道我还不珍惜?你来试试?”

规矩点说吧。总供给模型Y=A*F(K,L)中,Y是GDP,A是生产技术,F是生产组织方式,括号里的K是资本、L是劳动力。这个公式至少告诉我们,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就应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应该朝着F所需要的制度创新去改,朝着A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去改,这是“母鸡”能做的的最大的供给。

温度,也是生产力,更是生产关系。

十、麻阳需要“麻阳意识”

别的不说,看看凤凰人的凤凰意识,沅陵人的沅陵意识,洪江人的洪江意识。华中科大的校长根叔说:“母校是什么?就是那个自己一天可以骂八次,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麻阳,还是那样的么?谁来引领麻阳和麻阳意识?

还是要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专家祛白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12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