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李学农 摄)

(刘国伟 张弦)

湖北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为依托,将建成国际一流的航天产业新城

三是宽松的政策环境优势近几年,湖北省、武汉市加大了航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发展扶持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湖北高新技术产业 建设高新技术发展区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通知》、《湖北省北斗导航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湖北航天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4年7月,国家国防科工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简称高分湖北中心)高分湖北中心是继新疆、北京、河北等省之后,我国首批设立的区域中心之一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航天科工四院建立了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形成了自主开发研制航天产品系统的能力,在国内率先研发了“快舟”固体运载火箭,具备了低成本快速发射卫星的基本能力,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战略地位;在专业配套、研发、设计、试制与试验等方面形成了整体研发优势,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技术专家队伍

四是形成了强大的集成辐射能力航天技术具有的系统集成能力已经对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形成巨大的牵引,大批航博时第三产业怎么样天技术相关产业以及航天技术成果已经直接和间接的移植或孵化到省内及周边省份相关产业,涉及电子、新材料、自动控制、先进制造等多方面湖北航天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激光、重工装备、清洁能源等高技术产业群,并且实现了从关键单机产品到系统集成服务的产业链构建

二是区域交通便利武汉拥有发达的铁路、航空、水运交通运输网络,以武汉为中心的500km交通圈,覆盖了郑州、南京、南昌、长沙等重要省会城市,包含了4亿左右的人口

建设商业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原标题:图文:打造千亿级航天产业集群迈向商业航天第三极)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产业新城“十三五”期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迎来快速扩张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黄金期”,全球商业化的空间信息产业市场空间巨大为抓住全球商业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湖北省签订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发展商业航天技术为核心,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共同谋划在湖北建设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新型航天产业基地)

目前,商业航天产业已列入湖北省“十三五”规划和“湖北省十三个重大专项”,是我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领域,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建设“湖北国家级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这一发展平台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对于我省集聚航天产业资源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湖北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促进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5.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使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成为产业基地的支柱产业,其它相关产业形成一定规模能力,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

图为:航天科技42所参与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

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航天科技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42所利用航天化学气源技术研发、生产的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是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件目前,42所已经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具备了百万套发生器和百吨级发生剂的生产能力,发生器成为国产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发生剂产品成功进入国际主流车型;利用航天高分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子材料技术开发了系列高性能薄膜产品,生产的蓝光隔断膜能够有效隔断屏幕发射的高能量蓝光和紫外线,对眼睛形成有效保护

高分湖北中心依托武汉大学设立,由省国防科工办负责监管高分湖北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获取、管理、分发高分数据并承担相应的安全保密管理责任;组织开展湖北全省高分数据应用的规划论证、宣传普及、技术研发、培训服务等工作;统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在湖北省的应用示范与成果推广工作,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信息服务通过近一年的不断发展,在湖北省国防科工办的领导下,高分湖北中心在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已初具成效

核心技术领跑全国 航天产业链初步形成

1.商业航天地位稳步提高至2020年,建哪些属于第三产业设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化集群地;至2030年,培育商业航天产业链若干骨干企业,产业优势明显,具有多项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商业品牌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产业科教交通优势叠加 打造航天产业集群

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动力源,为固体火箭飞行提供动力,直接决定了固体火箭能飞多高、飞多快、飞多远位于襄阳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所,先后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一号”,以及系列航天型号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固体推进剂技术和配方产品

4.引领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以航天技术为牵引,形成湖北新型航天核心产业链和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并通过打造湖北什么叫第三产业工业云平台,成为国家云制造技术应用的典范

2.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大量的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市场化产品,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武汉在科技研发力量、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拥有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为首的高校共计99所,在鄂院士63名,入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1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75人,每年培养测绘、导航、地理空间信息及相关专业人才5000余人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国家级科研院所上百所,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拥有全国测绘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李德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仁等8位院士,占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界院士的42%

李德仁表示,在高分卫星系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方面,湖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拥有在我国高分遥感数据应用及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领域的技术开拓者和行业发展引领单位——武汉大学;二是拥有卫星遥感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机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三是拥有包括我国测绘学科最好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批省部级研究机构为推动我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教育部还批准成立了由武汉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等核心协同单位共同组建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四是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地球空博时第三产业分红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这些,为湖北省参与建设商业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打造航天工业强省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是掌握了一系列航天核心技术湖北航天产业在固体发动机、液体姿控发动机、光学/雷达传感器、光纤陀螺、惯导产品、伺服机构、嵌入式计算机等关键单机及分系统产品上掌握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核心技术,在发射平台研制、运载火箭研制、卫星产品研发、遥感导航应用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体系化的产业链

作为军工大省,我省航天产业基础雄厚,前景广阔经过多年发展,以航天科工四院、航天科技4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光谷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等区哪些属于第三产业域内的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为核心单位,形成了涵盖导弹武器系统、航天固体运载器、重型越野装备、航天激光装备、卫星应用等产品丰富、种类齐全的航天产品及相关衍生产业,同时积聚了一批核心配套单位,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能力

图为:2013年,航天科工四院研制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项目选址在武汉市新洲区,预计总投资375亿元,占地11500亩

在发展型号产业的同时,四院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四院研制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小卫星,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力最强和测试发射最快的记录近海台风探测火箭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利用火箭平台实施台风探测,是国内第三产业包括哪些首次直接获取海上台风内部风场数据先后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台220吨多轴重型矿用车、国内首台全路面救援钻机底盘、国内装载质量最大的自行式越野底盘、国内首台600马力重型牵引车、国内首台国产化500马力大功率液力自动变速器、国内首台4千瓦和万瓦固态光纤激光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三五”期间,四院将以建设武汉国家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契机,以战略性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及产品为牵引,以强化战略地位、拓展战略领域和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开拓市场空间,抢占产业制高点,为全面建设“国内一流航天研究院”而努力奋斗 (谭青海)

湖北省依托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拥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和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什么叫第三产业分析等为主的产业格局,是全国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五大区域中同时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的重要区域湖北省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积聚了武大吉奥、立得空间、中地数码、适普软件、航天远景、武大卓越、空天软件等一批骨干企业,共有地球空间信息相关企业600余家,其中国家测绘甲级资质企业12家,测绘乙级资质企业8家,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单位4家

打造航天产业集群,湖北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院:迈向国内顶尖航天研究院

专家访谈

42所:扎根航天技术服务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

高分湖北中心:推进湖北高分遥感产业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第三产业是什么意思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央在鄂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

近年来,以在鄂央企——航天科工四院、航天科技42所为代表的一批军工航天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注重军用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依托相关单位,我省将谋划实施一批航天技术应用重大项目具体包括:互联网+天基信息服务系统,高分卫星数据应用推广项目,珞珈一号卫星工程项目等

3.产业创业环境不断完善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投融资体系和对外合作开放平台,通过孵化、扶持、发展,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

湖北航天产业发展的目标:

一是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在全国率先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奠定基础2013年获国家科技第三产业发展建议奖30项,居全国第四位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 复 同 意 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湖北日报讯 图为:航天科技42所为载人航天工程助飞20年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笔者走进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采访了我国著名遥感测绘专家、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人们可以离开地球来观测地球,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李德仁表示,今年恰逢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借助这一富有仪式性的节日,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可以更近地接触、感知和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博时第三产业股票历程与未来走向,潜移默化之中涵养对航天的热爱“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是我国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李德仁介绍,2002年,他和多名院士专家联合向国家提议,建设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并纳入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历经14年发展,高分卫星系统初具规模,并已走上商业化道路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激发全民族创新和探索热情、扩大我国航天事业国际影响力

——访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

一是取得了系列技术创新成果航天科工四院研发的固体运载器是我国唯一经过多次飞行试验考核,且圆博时第三产业官网满完成多次空间产品投送试验任务的快速进入空间装备,首次采用栅格舵、侧喷流等新技术,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小型化和低成本

去年12月,省政府正式批复《武汉国家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今年2月,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呈报了《武汉国家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实施方案》

图为:高分卫星影像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2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