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主导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成型

从电力行业“十三五”规划来看,结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电力远距离输送是“十三五”期间电力改革的新亮点

第三,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政策,抢占“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目前,国内铜行业面临着消费不振及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势必将带动基建产能的对外输出,其中电力、铁路等设施的铺设将带来大量的铜需求2015年5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为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当中,钢铁和有色两个行业被放在重点博时第三产业分红推进行业的首要位置因此,铜企业应抓住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深入的良机,将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逐步实现产能及消费的双重转移

综上所述,我国铜消费总量的峰值或许在2015年提前到来,今后几年消费总量或将围绕2015年水平高位徘徊而从更长远看,我国铜消费总量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这也成为我国铜工业的新常态为了应对我国铜消费趋势的新常态,我国铜工业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呢?笔者有以下一些粗浅认识供我国铜工业做参考

第三,从行业横向相比来看,钢铁行业是我国金属行业的龙头老大,也是金属行业的晴雨表2015年12月7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第三产业是指布的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钢铁实际消费量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8%这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钢材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的钢铁消费总量2015年将成为峰值年,2016年将继续下降钢铁消费总量下滑或预示我国铜消费总量也将紧随其后

建筑是我国铜消费的第三大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建筑行业消费铜量约75.5万吨,同比增长2%,占我国铜消费总量约8.22%

第二,从统计数据来看,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等机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为7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铜消费达到顶峰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7000美元,已经迈入这一峰值区域此外,从人均消费强度来看,2015年中国铜消费为990万吨,折合年人均消费7.3公斤按发达国家一个居民一生约需消费1吨铜计算,发达国家年人均铜消费量第三产业是约为15公斤那么中国的人均铜消费是否能增长至15公斤这一水平呢?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规模经济作用明显,人均资源消耗强度很难达到人口密度较低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强度水平从城市人口居住的密集程度看,中国城市人口的密集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这就意味着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等等基础设施的人均拥有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700万人口的伦敦为例,伦敦拥有8座大型火车站,而实际人口超过3000万的北京只有3座大型火车站简单比较,就可知我国的铜人均消费不可能与西方国家相比另外从电力行业的经验来看,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美国人均用电量的峰值为15000千瓦时,而中国人均用电在增长至8000千瓦时至9000千瓦时之时就将达到峰值可以看出,作为铜消费的主要终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领域,我国对电力资源的消费强度峰值也仅为美国人均电力消费峰值的一半左右实际上,据前文计算,目前中国人均铜消费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铜消费水平的一半由此估算,中国铜消费的增长空间已经较为有限

第四,从消费结构上来看,我国主要铜下游消费领域均面临库存居高不下、增长乏力的巨大压力我国铜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分布在电力、空调、建筑、交通运输、家电等行业

据国际铜业协会(ica)统计,空调生产所消耗的铜约占家电行业整体铜消耗的70%从空调的销售来看,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在2015年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5.4%,而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0.50%销售额较销售量更大幅度的下降显示出空调行业同样存在去库存的压力据空调制冷第三产业发展行业权威机构产业在线的预测,目前空调行业库存达到历史高位,全行业库存量高达5000万台左右,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库存高达7000万~8000万台而近年来我国空调国内市场年销售平均不足5000万台从国内外市场的保有量看,目前已基本趋于饱和,难有大的消费增量,长期看,空调领域对铜的消费量将缓慢下滑

空调制冷设备是我国铜消费的第二大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空调行业消费铜量约142万吨,同比增长4.4%,占我国铜消费总量约15.47%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铜消费一直稳居全球之首,几乎占据全球铜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过去10年来,受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利好带动,我国铜消费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高速增长,无论是增速抑或是增量均保持世界前列2013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开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趋缓,我国铜消费增速也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下降至5%~7%左右据英国专业研究机构cru估计,201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总量约2158.9万吨,同比仅增长0.04%而同年我国消费总量约990.56万吨(占当年全球消费45.88%),只增长3.28%面对我国铜消费增长停滞不前的态势,目前市场显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主流观点认为今后几年我国铜消费增长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消费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我国铜消费高峰期尚未到来但也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2015年或将成为我国铜消费总量的峰值之年,我国铜消费的黄金时代已成为过去时,从此之后我国铜消费总量或将进入整理或缓慢下降的时期笔者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即我国铜消费总量已经在2015年到达峰值,今后消费总量难有增长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电力是我国铜消费最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大领域据安泰科数据估计,2015年我国电力行业消费铜量约456万吨,同比增长7.3%,占我国铜消费总量约49.67%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转型,电力消费潜在增速呈现逐渐回落的态势预计“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下滑至4%因此,电力行业用铜需求也将受到较大影响2010年之前,电力建设用铜需求年均增速维持在25%左右,2010年之后这一增速快速下降,至2012年增速仅为10%具体来看,电线电缆是主要耗铜终端产品,占电力行业全部耗铜量7成左右电线电缆当中,超高压输电线路耗铜强度较其他输电线路明显偏低未来,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成为电力投资的主要方向,电线电缆对铜的消费强度将有所降低具体来看,西部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的输电通道第三产业增加值及鄂尔多斯盆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由此来看,未来电力投资的结构有所转变,耗铜较少的区域和省级超高压主网架建设将进一步降低电力设施建设的铜需求强度

首先,应该未雨绸缪,有危机意识,提前布局目前我国正在提倡供应端改革我国铜工业也应该进行一场供给端的革命在充分认识到消费难以持续高速增长的事实之后,提前布局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有效供给努力创新产品,为市场提供量身打造的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从而扩大市场的潜在需求

第一,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我国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工业)的依赖程度将逐步下降,因此对大宗原材料包括铜在内的工业品的什么叫第三产业需求也将逐步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9%,首次超越第二产业,2014年进一步提升至48.1%至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5%,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预测,2020年之后我国将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转型将直接影响铜消费的增长趋势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曾提出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其将工业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发展迅速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如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发展较快第三阶段二者在规模上大致相当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后逐步平稳第四阶段后期工业化过程也随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吗之完成,经济将进入以消费为主的发展阶段,对工业资料的需求也将自然减少目前,从工业化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进入第四阶段随着消费主导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成型,我国对铜等工业品的需求也将逐步减少

第五,从替代方面来看:以铝代铜的趋势将长期存在2015年9月,《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以铝代铜趋势得到进一步提振据悉,该标准沿用了美国astm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铝合金电缆在美国应用已近50年,安全性较为可靠在房地产领域,万科、碧桂园、中海等标杆房地产企业已开始着手试用铝合金电缆由此来看,较大规模的以铝代铜将是中长期内抑制铜消费的又一因素

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未来住房需求减小是铜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消费面临的主要威胁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导致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则是铜消费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2015年12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较前10月回落0.7%自2014年1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经连续22个月下滑《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5日刊文指出,目前房地产投资持续放缓,待售面积增加,去库存已成为“国家任务”文章援引社科院专家倪鹏飞的观点称,截至2015年底,我国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到39.96亿平方米其中现房库存约4.26亿平方米,去化周期23个月;期房库存约35.7亿平方米,需要4.5年来消化如此巨大的库存必定影响今后的房地产投资以及新的开工面积长期看,新开工面积将呈下降趋势,因而带动建筑领域用铜量的第三产业是指下降

第二,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消费峰值的过去,以质量抢占市场应成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2015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2016年1月1日起,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试制产品检验费、专家咨询费及合作或委托研发发生的费用等可按规定纳入加计扣除除规定不宜适用加计扣除的活动和行业外,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均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铜行业企业应利用好国家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契机,大力研发铜行业相关进口替代技术,提高自身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抢占高精尖消费领域


北京白癜风较好
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