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信息网
《直击清徐》
年5月28日信息: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县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一、综合 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同比下降1.2%;第二产业增加值61.8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0.54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81亿元,同比增长7.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54亿元,同比增长5.9%;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46亿元,同比增长17.6%;房地产业增加值5.9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47亿元,同比下降22.2%。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12.7:54.4:32.9调整为11.7:53.3:35.0。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人均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同比增长6.1%。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美元。(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 二、农业 农业产值: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25.81亿元,同比下降4.77%。其中:农业现价产值完成17.12亿元,同比下降7.76%;林业现价产值完成0.54亿元,同比下降12.28%;牧业现价产值完成7.04亿元,同比增长2.39%;渔业现价产值完成0.22亿元,同比增长14.46%;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完成0.89亿元,同比增长3.49%。 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同比增长0.17%。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公顷,同比增长1.7%;蔬菜播种面积.7公顷,同比增长0.42%;油料面积25.2公顷,同比下降16.4%。年末果园面积.7公顷,同比减少0.8%。其中,苹果园面积.8公顷、葡萄园面积.1公顷、桃园面积.7公顷、梨园面积.1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79万吨,同比下降16.62%。其中:夏粮产量0.03万吨,同比下降31.04%;秋粮产量10.76万吨,同比下降16.58%。全年水果总产量5.21万吨,同比增长15.20%;蔬菜产量64.05万吨,同比增长0.95%;油料产量48.3吨,同比下降4.3%;棉花产量14.3吨,同比下降35.5%;果用瓜产量6.7吨,同比下降16.5%。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当年出栏大牲畜头;当年出栏肉猪21.52万头;当年出栏羊10.32万只;当年出栏家禽.74万只。畜禽主要产品产量:当年肉类总产量2.38万吨;奶类总产量1.53万吨;禽蛋产量吨。年末大牲畜存栏头;猪年末数11.54万头;羊年末数10.14万只;家禽年末数87.89万只。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林业生产:全年造林面积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公顷,封山育林面积公顷,四旁植树百株。本年育苗面积公顷,木材采用立方米。 渔业生产:年水产品养殖面积公顷,水产品产量吨。 农机及化肥施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8.万千瓦,同比增加0.万千瓦,同比增长2%。全年农用柴油使用量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7吨,农药使用量.77吨,农村用电量.99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51.9亿元,同比增长6.1%。 规模以上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12.62%。分行业看:炼焦行业48.54亿元,同比下降22.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7.84亿元,同比下降15.34%;食品制造业12.48亿元,同比增长23.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5%。分行业看:炼焦行业3.79亿元,同比增长0.54%;洗煤行业1.09亿元,同比增长46.7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16亿元,同比下降9.07%;食品制造业3.18亿元,同比增长24.42%。 主要产品产量:焦炭产量.8万吨,同比下降11.44%;橡胶轮胎外胎万条,同比下降6.18%;食醋产量41.1万吨,同比增长40.4%;钢材产量43.8万吨,同比下降25.13%。 经济效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5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6%;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同比下降21%;利税总额-5.68亿元,同比下降.07%;利润总额-8.84亿元,同比下降.5%;亏损企业亏损额12.29亿元,同比增长56.6%。 用电:全县全社会工业用电总量.1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45%。其中:12月工业用电总量.4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76%,环比下降3.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总量.82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4%。其中:12月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3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09%,环比下降0.49%。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增加值8.67亿元,同比增长12.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20个。建筑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下降22.4%,竣工产值2.6亿元,同比上升2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49亿元,同比增长2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二产业投资55.29亿元,同比下降3.2%;第三产业投资34.95亿元,同比增长.2%。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4:60.4:38.2。 表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新增生产能力:low-e中空玻璃年产万平方米,镁合金新材料年产2万吨,HY系列纳米分子筛及甘脲系列产品年产吨,蛋鸡标准化养殖年产60万只。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公路密度.5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拥有量辆,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66辆。 邮电通信:邮政全年完成业务总量6万元,其中邮件类完成件,包裹类完成件,特快专递类完成件,汇兑业务完成笔,报刊业务完成份,邮政储蓄业务完成8.9亿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61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6万户。 六、批零贸易 消费品零售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42亿元,同比增长10.1%。从划分标准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6.14亿元,同比增长9.2%;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完成44.28亿元,同比增长10.3%。从地域看:全县城镇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4.72亿元,同比增长7.8%;乡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7亿元,同比增长12.5%。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国税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17.16%;地税收入2.72亿元,同比下降11.34%;财政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83.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03亿元,同比下降19.05%;教育支出4.5亿元,同比增长41.99%;科学技术支出0.13亿元,同比增长15.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6亿元,同比增长40.82%;医疗卫生支出2.42亿元,同比增长24.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1亿元,同比增长51.1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亿元,同比增长41.63%。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1.05亿元;广义政府存款10.59亿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7.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8亿元。 保险:全年财产保险承保笔,保险金额98.2亿元,保费收入万元,支付赔款总额.54万元,赔付率86.53%,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5万元,赔付支出.1万元,综合赔付率.65%。 八、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年共铺设油路面积0.93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里程0.82公里,新铺设燃气管道5.1公里,新增用气户数8户,供气总量达万立方米,县城居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了户。液化气供气总量吨,储气能力达吨。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0%。全年共安装各类灯饰21套,铺设电缆米,改造路灯13盏,各种路灯灯饰正常率达到98%以上。 城市公共供水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煤气管道铺设5.1公里,新增煤气用户8户,供热面积万平方米,供热管网公里,新增供热管网0.5公里,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45兆瓦。 城市绿化:全年公共绿地93.6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1.78平方米/人;园林绿地面积.15公顷,绿地率35.2%;绿地覆盖面积.1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同比增长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另有民办普通高中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其中,小学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生03名,小学专任教师名,小学五年巩固率97.10%,比去年同期增长1.96%;初中生名,初中专任教师名,初中三年保留率.18%,比去年同期增长2.28%;高中生名,专任教师名;幼儿园所,幼儿教师名,幼儿名,学前幼儿入园率92.03%。高考二本B类以上一次达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全市名列前茅,中考成绩全市排名第三;全民终身教育蝉联优秀组织奖,均衡县验收工作有力推进,主动对接、协调配合市新建项目2项。 科技:年,我县科技三项费用实际到位1万元,我县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9项,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35项,科技研发资金万元,第二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14项,科技资金万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24件。科技方面,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个,销售额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比值5.1%。全县有效发明专利23件,新建众创空间数量1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5亿元。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准确性稳步提高。年县财政共投入45万元,用于7个标准化炮点作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和农村气象大喇叭的建设和维持维护。全年开展人工消雹作业11次,发射“三七”炮弹发,人工增雨作业3次,发射火箭弹10枚,有效缓解了旱情和冰雹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发布各类预警、警报84期,发布各类预报服务短信70万余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20万余册,电影院1座,民办剧团1个,1个街道综合文化站,美术馆1个,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自办节目3组,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共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9项、市级保护项目2项,县级保护13项。 体育:全县共有体育协会17个。我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10平方米/人。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机构所,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13所(含撤乡并镇的4所),医院2所,村卫生所所,个体诊所及门诊部36所。医疗床位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人,注册医生人,护士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97.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046人,参合率达99.32%。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所,农村改厕户,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验收。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年县城大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气达到天,大气综合污染指数9.07,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督查其关、停、并、转。对治理设施不达标排放或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环保设施进行停产限期整改。 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2.6万吨,年处理化学需氧量吨,氨氮吨。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7.76万吨,处理率达96%。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25.29方/万元,同比下降3.91%。 安全生产: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人,其中:城镇人,乡村人,男性人,女性人,性别比为.05。城镇化率为32.57%,比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9.47‰,死亡率6.15‰,自然增长率为3.32‰。 计划生育: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8.19%。 人民生活: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7.6%;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8%。 社会保障:年,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参加养老保险04人,其中:企业人,机关事业单位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32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08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参加医疗保险人,其中:城镇职工人,城镇居民8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 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户数户,发放城市低保金.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低保对象人,户数户,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人数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发放标准不断提高,城镇低保由上年的元/月调整为元/月,农村低保由上年的元/月调整为元/月。 注: ①本公报数据为统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初步统计数据。 ②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修订。 ③本公报涉及交通、邮电、财政、金融、保险、城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数据为部门统计数。 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及以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⑤依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改革制度,原有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更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⑥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清徐报社)
(更多信息请看下方评论!)
清徐信息网
一网知清徐!
①清徐这些人满12分!有人扣分!
②清徐姑娘晚上拍到“诡异”一幕!!
③清徐人注意: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白癜风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