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王楠
如果生产性服务业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外部性,借助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经营,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经济结构,也可以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新增长点。不过,绝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体内循环,他们对生产企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适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不盲目追求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千方百计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我国微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乔新生转自:上海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在分析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时认为,世界经济复苏不可预期,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仍然处在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下滑。这些分析很客观,但若没有看到第三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就有可能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持续下滑。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远大于一、二产业,这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良好机遇调整本国产业结构的必然结果。但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具有可复制的特性。如果发展中国家跟随发达国家,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那么,有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经济学者就已指出,第三产业的成分非常复杂。从服务业的功能来看,既有生产性的服务业,又有消费性的服务业。我国政府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时候,借鉴了西方学者的分类方法,将服务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产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产业,除此之外,其他服务业称之为消费性服务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完全依附于生产企业。通俗地说,只有当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时,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产业,它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外汇等金融服务,也包括工程设计、科技研究、广告传播、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资产租赁、工程招投标、会议展览、技术检测、仲裁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与生产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为生产企业服务的,因此,生产企业出现萎缩,那么,生产性服务必然会收入下降。所以,如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没有看到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企业的依附性,那么,在制定产业规划或者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就会人为地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成本,就会将本来应该存留在生产企业的利润转移到服务产业。
当然,生产性服务业和本国生产企业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的关系。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将本国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区分开来,把大量生产性服务业留在国内,从而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增长,而把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增加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难仿效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将生产性服务业留在国内,而把大量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境外。这是因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制造环节虽然具有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制造环节可增加就业岗位,既然我国无法借助于国际市场实现生产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如果在境内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高,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生产企业部分利润直接或者间接转移到生产性服务业之中,从而使生产企业利润率下降。
虽然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7%。这是因为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可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服务环节,然而生产性服务业毕竟依附于生产企业,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所以,如果盲目地追求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认为只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能改善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速,那么,就会走上缘木求鱼之路。
在中国的经济学界,存在许多错误的思维定式。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当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一定水平,经济结构才算调整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市场经济,中国必须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盲目地发展金融服务等生产性产业,致使大量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那非但不能促进生产企业健康发展,反而有可能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当前中国经济之所以令人感到忧虑,原因就在于,资本市场异常活跃,大量资金入市,给生产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看来,大量资金在资本市场循环,非但没有降低生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导致部分生产企业融资成本大大提高,遍布各地的小型贷款金融公司从一个侧面说明,资本市场必须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样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增长。
强调生产性服务业的依附性,不是淡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生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但是,如果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看到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企业的依附性,那么,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偏离方向。
当然,如果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外部性,借助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经营,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经济结构,为未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新增长点。不过,绝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仍然是体内循环,对生产企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适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不盲目追求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千方百计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我国微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能买椟还珠,不能为了追求服务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而架空中国的生产企业。
当前我国生产企业需要降低成本的宏观调控决策,生产性服务业应为生产企业降低成本提供各种良好服务,却不能为了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而人为增加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环节链条,从而大幅提高中国制造成本。砍掉不必要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让生产企业轻装上阵,应是下一个阶段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公告:由于“金融街月谈”正式版已发布,以后的所有文章均发布在正式版中,请长按下方的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