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建设方兴未艾

“我们结合汲水镇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实际情况,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激活镇域经济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了‘商贸兴镇’战略,强力推进富民强镇之路

近年来,汲水镇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河南省远程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新乡农村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先进乡镇、新乡市园林单位、新乡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乡镇、新乡市沼气池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为卫辉市的长足发展,为卫辉市成为一座整洁、和谐、优美、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统筹经营,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居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采访结束时,葛书记告诉记者:“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业,即服务业,也就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城市是第三产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第三产业运行的空间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同第三产业紧密相连,第三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还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吸引度和辐射度”

经过实地考察,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最后决定发挥近郊、资源、交通优势,以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做好农产品流通这篇文章围绕农民增收致富,先后筹集、吸纳800多万元,建成了下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2亿元,市场交易品种齐全,辐射到周边11个县市,不仅使下园的“露头青”萝卜走向了省内外我国第三产业是什么,而且带动了周边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壮大,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该镇在下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新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钢架结构交易棚,硬化地面0.5万平方米,完善了配套设施

发挥优势,立足城市建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

古城卫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近年来,汲水镇在加大城乡建设管理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变美了,交通便利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大群众都真真切切地感受着、享受着

该镇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第三产业主要包括迈上新台阶,2010年,该镇在新乡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序中居第六位,全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比2005年增长305%;乡镇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6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增长506.7%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全镇续建、新建、洽谈及谋划各类工业、商业等第三产业项目共计53项,总投资18.6亿元;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硬化道路48条,安装路灯240套,新修村村通道路10条,购置健身娱乐器材近百套;城市管理成效显著,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腾笼换鸟”,工业让路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该镇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目前石庄村新型住宅已按规划建成420户,在建21户,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40亩社区卫生室、文化大院、健身广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下园、薛屯社区规划已经通过评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审投资2600多万元,在下园、辛庄、八里屯、薛屯四个村拆除旧房5.3万平方米

人均仅有0.7亩田地的汲水镇,连成片的田地都难以找出来,所以农作物种植难成规模,效益不太明显于是,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摆在镇党委、镇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镇党委、镇政府立足于实际,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汲水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整体工作上水平、单项工作争第一”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晋位升级、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目标,紧紧围绕“财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增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强化“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以市政府强力发展产业经济为基础,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理念不动摇,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该镇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原则,对投资约13.9亿元、占地957亩、总建筑面积94.1万平方米的前后李良屯、贺生屯3个城中村进行改造总投资3亿元的后李良屯城中村改造项目,已与江苏淮安神月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总投资约7.2亿元的贺生屯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一期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牧野路以北改造项目已立项,并已签订合作意向书,现正在进一步洽谈”近日,记者在卫辉市汲水镇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葛琦玮如是说

◇引言◇

卫府美食街建设初见成效已入驻唐庄炒饼、葫芦头泡馍等本市名吃和北京烤鸭、东北地三鲜、云南过桥米线等外地名吃20余家该镇利用卫辉现有的资源“中华名吃”杜记牛肉、“河南名吃”下街烧鸡、“豫北一绝”码头豆腐皮等卫辉众多的风味小吃、名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商、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建设星级大酒店,做大餐饮业这块“蛋糕”2011年3月,总投资5亿元的四星级酒店已开工建设

本报记者 高 勇

为此,汲水镇强力推进服务业走向高端 ,壮大第三产业目前,该镇第三产业正以非凡的活力和空前的增速,成为汲水镇第三产业增加值率的“黄金产业”它的迅速崛起,成为全镇经济增长的龙头,显示出了最大“财富孵化器”的潜力并且,该镇党委、镇政府在实现三产强镇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2011年,在全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一个充满和谐、活力、文明和快速发展的汲水镇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该镇以卫辉市正在开展的“六城联创”为契机,坚持“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城市管理”的城市管理理念在沿淀街娃娃胡同,建成了文明宣传一条街,定期不定期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辖区城市居民人居第三产业比重环境明显改观;对城市卫生清扫保洁进行改革,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加大对背街小巷道路整治,清理墙体小广告2010年以来,共投资1000余万元新修、翻修背街小巷道路43条,安装整修路灯284套,美化粉饰墙体10.3万平方米,新建整修公厕、垃圾池30余座

大型综合型生活服务商场相继落户汲水镇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7000余万元的建业生活广场,营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年销售收入8500余万元的万隆综合商厦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处市中心地段的阳光城商住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

如何把“露头青”萝卜等这些农产品销售出去,且实现优质优价,成为摆在汲水镇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下园村村民潘艳军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就是下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成后的受益者之一由于兄弟姐妹多,负担重,初中毕业后他便开始外出打工,但家庭生活一直没有大的改善下园蔬菜批发市场成立时,他眼前一亮,肯吃苦、头脑灵活的他虽然知道卖菜是个辛苦活儿,但考虑到卖菜本钱少,周转快,生意又送到了家门口,于是很快就买了三轮车,成为村里第一批进入蔬菜批发市场卖蔬菜的村民几年下来,他从一个羞于开口叫卖的小菜贩,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批发经营部的老板,如今年收入可达10万元,率先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批发致富户周边的农民看到潘艳军做蔬菜批发致富了,也开始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和相关的运输等生意目前,已有800余户周边农民通过蔬菜批发市场这个平台,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了致富之路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5年翻了一番多

专业市场建设方兴未艾该镇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发展第三产业,造就出一批“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道”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比干大道、健康路为主的商场、超市、药品经营一条街,以卫州路、友谊路为主的装饰材料、品牌家居一条街,以仿古街为主的电动车、家电一条街,以翔宇大道为主的瓷砖批发、旧家具收购一条街,以建设路西段为主的汽车销售、修配一条街卓立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建材市场,已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2010年,全镇三产税收占总税收的7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000多人,整个第三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推动全镇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高地和新亮点

该镇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目前已博时第三产业官网建成友谊新村、亿隆花园、大同人家、文苑小区四个生活小区,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入住1.2万多口人其中友谊新村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入住8000多口人投资1.5亿元的翡翠城项目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优美的社区环境,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也使社区文化得到发展,一些小区设立了文体活动室,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居民的个人才艺得到展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卫辉市汲水镇现代服务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该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财政增长、群众增收”这条主线,立足城市、服务城市、经营城市,重点在建立载体、吸引个体、积聚群体上下工夫,全镇第三产业呈现出了总量持续增加、财税第三产业是什么贡献率不断提升、吸纳就业作用明显、商业环境明显改善等特点商贸流通、农产品流通、休闲娱乐、交通运输、房地产、住宿餐饮等领域的稳步增长,是全镇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该镇第三产业的强劲发展,绽放出了绚烂的色彩目前,该镇有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经营户1800余家,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装饰材料、家具、汽车、建材、农副产品等各种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和各种品牌专卖、连锁门店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卫辉市地处中原腹地,位于太行东麓脚下,旖旎卫水之滨,是新乡市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谋圣”姜太公的故里,是“谏圣”比干的莹葬地,是天下林氏的发祥地,是中国的财神文化之乡,是河南省省级园林城市,是新乡市的“后花园第三产业增加值”,是新乡市“五星环绕”格局下地缘最近的卫星城,是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素有“东接齐鲁、西控三晋、南襟汴洛、北拱京畿”之称因其境内河流和水库众多,加上市区古老的护城河,水域面积达5900亩,居豫北之首,享有“豫北水城”之美誉

下园村种植蔬菜近千亩,生产的“露头青”萝卜,明洪武年间被列为贡品,个大、体重、产量高,亩产超万斤,最大可达十余公斤这种萝卜生吃,水多汁甜,酥脆爽口,不苦不辣,素有“雪梨”之美称

在卫辉市汲水镇石庄村,我们见到了正在健身广场锻炼身体的王世成老汉,他告诉我们:“以前,我们总是羡慕城市里的生活环境,做梦都想我们村里也能变成那样就好了现在终于实现了,你看我们村冬青常绿,鲜花常开,就像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生活在花园里一样”

2009年,卫辉市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大力实施“4422”规划,促进“传统产业”向“集聚产业”转型规划的出台,为汲水镇指明了发展方向镇党委、镇政府立即结合实际,进行“腾笼换鸟”工程,将市区内发展受限制的工业项目转移到工业园区,在市区重点发展服务业

2011年,汲水镇被确定为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乡镇正在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卫辉市汲水镇,地处卫辉市区,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居住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辖区内有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等中小学校10所,有省“三甲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汲水镇医院,有万隆商厦、建业生活广场等商场、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超市十多家

“腾笼换鸟”工程的有效开展,为工业的发展也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卫辉市世魁清真肉制品公司,是“河南中华老字号”企业,原址位于市中心,受到城市发展规划和场地的制约,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2009年,该企业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投资5000万元,在产业集聚区建成了占地50多亩的新厂区,生产规模扩大后销售收入翻了一番目前,已有天龙电机公司、浩天特种纸制品公司、大达变压器公司等十余家工业企业从市区迁入到工业园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不仅在石庄村,在汲水镇的下园、八里屯等村,我们处处都能看到在城乡建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房子整齐划一,道路笔直整洁,人民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和谐


北京白癜风怎么避免感染
山西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