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携手市城乡规划局走进绿地国际花都小区,就市民所关心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以“规划心系百姓科学引领发展”为主题的直播活动,现场答疑解惑。
蚌埠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林芳
金局长,先就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做简单介绍?规划的范围包括哪些?
市城市规划局局长金崇斌
蚌埠城市发展正处在国家宏观战略布局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期;本版城市总体规划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及“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等政策优势;以《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年)》(纲要)为指引,抓住京沪高铁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淮河方邱湖行洪区撤销后城市新增可拓展空间的契机,合理调整和全面优化城市总体规划。
蚌埠市域:包括蚌埠市区及所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的全部行政地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确定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为:北至宁洛高速,西至市区辖界,南至仁和集机场——南外环路和东、西芦山北麓,东至市区辖界,该边界内总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上限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上限为平方米。
规划基期年,近期至年,中期至年,远期至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可滑动阅览具体内容)
蚌埠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林芳
本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蚌埠市的城市性质与职能是如何界定的?在本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蚌埠发展的总目标是怎样的?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规划等政策平台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紧紧抓住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区域统筹,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蚌埠。
(△可滑动阅览具体内容)
蚌埠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林芳
具体介绍一下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以城镇化空间集约化发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为重点,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区一环”的空间结构。
一带:沿淮发展带,是区域、市域层面确定的最重要的城镇发展带,是城镇化空间和功能集约化发展的主体功能带;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的重点;是协调区域发展、拓展城市空间以及产业集聚和支撑交通的主要空间载体。
两轴:“蚌-固镇发展轴”和“蚌-怀-凤发展轴”,“蚌-固发展轴”是蚌埠市域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蚌-怀-凤发展轴”上的主要城镇亦承担工业和第三产业分布。
一区:蚌埠都市区,是蚌埠市的核心增长极区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化蚌埠中心城市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以综合提质、统筹协调为发展重点。其空间范围包括:蚌埠城市规划区、凤阳县城(包括门台工业园)和板桥镇。
一环:中小城镇发展环,是市域层面重要城镇发展环,由市域快速交通环串联起的各大中小城镇群组成。
(△可滑动阅览具体内容)
蚌埠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林芳
刚才请您介绍了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能否将近期城市建设发展“”行动计划做一介绍。
好的。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蚌埠的城市建设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实现城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亟需一个科学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作引领,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发展。“”发展计划基于蚌埠发展的阶段特征和需要,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年)》和《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年)》,梳理和构建城市发展轴、功能环、产业带,凸显城市空间骨架,促进城市集约、有序发展,强化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指导思想:围绕建设皖北中心城市,主动把握经济社会转型规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的发展理念,立足现有基础,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城市特色,强化市县联动,优化空间布局,确定发展框架,集约资源配置,降低发展成本,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立足实际、提升能级,梯次推进、重点突破。
总体目标
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构建网络化、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到年,着力打造“三环六轴三带”的城市发展框架。至年,围绕“三环六轴三带”,优先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聚集,加强生态保护和空间控制,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皖北中心城市形象。
发展格局
三环:以淮河、迎河、张公湖、燕山路绿廊、龙子湖构建生活、生态环,以中环线及沿线地区构建产业、物流环,以宁洛、京台、蚌五三条高速及沿线地区构建快速连通、绿化防护环,形成城市由内及外三个层次的特色功能环。
六轴:东海大道作为城市东西向政务、商贸主轴,将成为蚌埠最精华要素的集中区、对外形象展示区;淮上大道定位东西向商贸、生活轴,打造城市北部重要服务中心;黄山大道,定位东西向科技创新轴,分别由东段城市文化教育轴、中段体育休闲轴、西段高新产业轴构成;朝阳路-迎宾大道定位为城市南北向商贸、景观轴;延安路定位为城市南北向中轴线,其中重点打造延安路与东海大道交叉口的城市空间形象,形成城市主中心;解放路定位为城市南北向商贸、生活轴,未来结合铁路水蚌线的改线,对水蚌线原有轨道进行再利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引入公共服务功能,带动沿线城市用地再开发。
三带:以主城区与三个县城连接的国省干道及沿线地区构建蚌怀、蚌固、蚌五市县统筹发展带。
(△可滑动阅览具体内容)
蚌埠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林芳
今天市民的提问,包括在以往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蚌埠市民对于家乡的发展是特别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有哪些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