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蓟州生态留住绿水青山,留住乡愁

点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蓟县,设立蓟州区,原行政区域和政府所在地不变。至此,本市县级行政建制成为历史,全市实现城区化管理,天津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撤县设区对于新蓟州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和全市城乡一体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闻记者兵分五路,对蓟县交通、生态、旅游、农产品及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由于我们的采访在7月28日前进行,且撤县设区有关工作尚在进行中,所以文中仍称“蓟县”。

◇新闻记者耿堃朱胥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经的蓟县人民把从山上挖土石,在于桥水库养鱼打渔当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解。水泥厂等建材工作厂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到于桥水库吃水库鱼是城里人到蓟县旅游的不可少的活动。青山被掏空,作为天津水源地之一的于桥水库因为养鱼导致水质富氧化。经济发展和破坏生态环境不能划等号!蓟县是京津的“后花园”,山清水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人渐渐明白——原来自己守着一座“绿色银行”,只是还没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蓟县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北部山区峰峦起伏,林木绿化率高达79%,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上万个负氧离子,被誉为“天然氧吧”;是辐射京津两地的休闲度假胜地;南部平原河流交织,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的于桥水库是天津市民的“大水缸”,供应多万人的生活用水。

生态储备林是个聚宝盆

为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近年来,蓟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重点实施了于桥水库水源保护、矿山创面复绿、“四清一绿”专项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控等工程。而对于蓟县林业局营造林管理科科长刘凤明来说,生态建设工作的内涵要更加的具体,正在全力推进的国家生态储备林项目便是眼下最直接的“抓手”。

这个于年启动的国家首批试点项目能落户天津,落户蓟县,本身就是对蓟县生态环境建设最好的推动和促进。在历时8年的项目建设期内,在来自国家“两行一基金”提供的政策性贷款扶持下,新的蓟州区将建成总面积46.32万亩的国家级生态储备林。其中,新造林26.3万亩,实现区内森林资源快速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12.1个百分点;实现公路、铁路、河道“三沿”全覆盖,新增绿带面积18.8万亩。

生态储备林

扎实的数据之外,生态储备林在树种选择上也用足了心思,在执行国家储备林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大规格、多树种、多色彩、“四好”原则,选取了针叶、阔叶、乔木、灌木、常绿等30多个乡土和珍贵树种,在色彩搭配上,选择红、黄、粉、紫等多色彩的树种。将来市民再到蓟州区驾车出游,路边景色四季将呈现出不同色调:春季突出黄、粉色彩,夏季以黄、紫色为主,秋季突出红、紫色,冬季以常绿为主色调。

除了环境美化、空气清新,生态环境的改变更要使得老百姓从中受益。刘科长介绍,基于这样的考虑,生态林项目早在规划实施方案之初,就采取木材储备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原则。联手山东尧舜集团合作引进林下种植油用牡丹,便是这样的思路的体现。在先期利用林间间距进行油用牡丹林下种植,通过将牡丹籽深加工来实现增收。接下来还将围绕牡丹种植园进一步做足生态文章,观光、摄影、采风,围绕生态林为核心拓展平原区生态旅游新模式,蓟县的资源品牌在生态,竞争优势在生态,发展潜力也在生态。随着生态林项目的全面铺开,还与新型城镇化试点相结合,借助储备林的建设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涉林内容纳入其中,并通过村庄周边绿化、村庄街道硬化、坑塘沟渠净化等具体措施,将绿色生态宜居新型城镇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呈现在村民和游客面前。通过项目的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大生态格局也将逐渐成型,除了使蓟州区的林木资源总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式提升,还将建成天津市北生态核心区,实现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实现“生态资产”的保值增值。

库区生态农业成了ATM机

于桥水库库区的居民不能以养鱼、打渔为生,如何从绿色银行中提款?库区经济发展办公室告诉他们,得先“存钱”,每年的“利息”就能让大伙过上好日子。

于桥水库

怎么“存钱”?蓟县结合库区特点,提出了“南迁北管”的治理原则,他们利用三年时间,在于桥水库汇水流域10个镇乡个村16万人口,集中实施了蓟县新城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文明生态村建设、畜禽养殖技术改造、水库封网管理等治理五项工程。特别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程,为进一步消除于桥水库汇水流域面源污染,对于桥水库汇水流域22米高程线以上粮田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是保留现状果园和林地,调整9.3万亩粮田,种植果树和蔬菜,在保护生态、水质的基础上,发展高效生态环保循环农业。

于桥水库

耐旱保土的核桃,不用化肥、基本不打农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的金银花,不打农药的食用菌,绿色蓝莓,绿色蔬菜——成为库区种植的主力品种。目前,金银花、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亩,蓝莓亩,土豆、花生、甘薯、龙葵菜等绿色蔬菜4亩。经测算,这些高效生态农业进入丰产期后亩均效益,金银花元,核桃5元,蓝莓6万元,露天蔬菜元,温室食用菌8万元。相比传统大田作物,群众收入明显增加。据蓟县统计局库区百户抽样调查显示,年,库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9.3%,超过全县增幅0.9个百分点。

重点打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避免第二产业造成的污染,让农业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无缝对接,是库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念。让来“后花园”游玩的人,没了水库鱼吃,如何让库区旅游业吸引人?利用库区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在22米以上高程线,建设绿色生态观光带,是破解水源保护和农民增收难题,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出路。

穿芳峪镇大巨各庄村紫云水岸香草园

穿芳峪镇大巨各庄村的紫云水岸香草园自年开始建设,占地亩,投资0余万元,共栽植20余种名贵的香草品种,为了延长花期,还建了两个转光玻璃大棚,这样花期可以从5月中旬持续到10月底。为了保护库区水源,该村还将村南0余亩的坑塘、鱼池进行了清理,栽植了荷花、芦苇、菖蒲等净水植物和杨树、柳树等树种,建立了一座“十里荷塘香、千亩水域美”的湿地公园。流入于桥水库的水要先经过这片湿地,水质得到净化后,才进入水库。自薰衣草盛开的6月起,旅游旺季,大巨各庄村一天的门票收入就上万元。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产业成了库区居民的又一部“提款机”。

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向绿色环境要效益,保护与发展互相促进,“绿色银行”里都是良性资产,居民“存款”的积极性高,得到的回报就越高,蓟县人民守着绿水青山,赚到了真金白银。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好了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9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