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虹论第三眼观长虹王韦燃领跑

年10月10日,一条新闻将“工业化4.0”的概念,推送到了无数中国企业家的眼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业4.0”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名词,但对于长虹人而言,“工业4.0”却已深入公司的肌体,成为一条正在创造价值的企业发展路径...

——王韦燃

工业4.0的概念“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工业4.0”项目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自19世纪以来,三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世界。

如果说“工业1.0”是围绕着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的产业革命;

“工业2.0”是围绕电力的广泛应用的电气化革命;

“工业3.0”是围绕原子能、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新科技的科技革命,那“工业4.0”则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背后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全面运用。

“工业4.0”是一道题,对于先行一步的德国人而言,这道题包括如何解决“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等问题。而今日的中国,之所以与德国一道将目光聚焦“工业4.0”,不仅是因为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责任,更是因为产业转型所带来的刻不容缓的改革需求。

长虹如何直面“工业4.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答案就是“改革”。从90年代初期开始,长虹就进入了信息化革命的快车道。围绕着财务管理系统,长虹率先实现了管理平台的智能化。但对于“工业4.0”而言,这仅仅是指在大脑指挥系统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而如何将“工业4.0”从头脑武装到牙齿,武装到肌体之上,转化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长虹人开始了更具有创造性的尝试。

今天,在十多年的努力之后,长虹人可以说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4.0”的目标。从空无一人却忙碌异常的工厂到路径清晰投递神速的物流;从直面顾客的产品设计到反馈迅速的决策系统,新的长虹让传统的家用电器产业焕发出了青春,彰显出了信息化时代富有创造力的产业经济之光。

“工业4.0”的第一步,是工厂生产的智能管理。以长虹模具公司塑料四厂为例,这里原本的一线生产人员密密麻麻,现在却几乎无法在轰鸣的机器旁看到一个人影。无数闪烁的屏幕、高速传达的指令和高效率的中心指挥机房,代替了传统产业生产线上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

在过去,一个制造信息从收集、录入到投入生产线,全部依靠人工来完成,不仅效率低、误差大,而且进行调试与改变所付出的成本都很高。随着长虹信息化改造的开始,生产计划、设备、模具、物料等信息都是自动通过信息化采集并与后方进行信息共享,实现了工厂无人化。很多员工都远离了机器厂房的噪音环境,大大减少了工作安全隐忧,改善了工作环境。

如果将视野从生产线扩大到整个生产流程。“工业4.0”所提倡的“大生产”的概念已经成为了现实。从物料到生产到运输,长虹都实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踪,整个流程一目了然,人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都得以大幅提升。

在绵阳市经开区的长虹电视生产线上,依托以IE作为顶层设计的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多款电视的配屏、装壳、调试等工作可以一体完成,每5.5秒一台长虹最新款的CHiQ智能电视就能诞生。这展现了“工业4.0”最动人的一面,它让企业调整生产、进行产品革新的周期也大大加快。从此,大的产业生产线也能实现“船大也能掉头”的目标。

对于今天的长虹来说,这场“工业4.0”的变革还是进行时。它展现在神速的物流上,它展现在优质的生产上,但它的威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由于“工业4.0”,未来的长虹将能更轻松的满足消费者私人个性化定制需求,以CHiQ电视为例,当一个消费者希望它又独特的开机音乐、颜色、logo等,智能化的生产线都能够满足。

从生产、销售环节的角度上看,在“工业4.0”的时代,消费者为中心的制造观将从梦想走进现实,过去的长虹是大家的长虹,今后,它更有可能成为“你的长虹”。而从一家传统企业的组织方式角度来看,在“工业4.0”的时代,率先实现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长虹,势必成为产业领跑者,并“工业4.0”的成功路径辐射到全行业,成为中国产业新革命的先声。作者简介:王韦燃:

移动互联网评论专栏作家、《纠结的数码》作者。

本文系行业人士观点,不代表长虹公司观点

《高谈虹论》投稿邮箱:

changhongweixin

.







































看白癜风去哪里
看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2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