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服务环境助推三产发展我市第三产业
渐入深秋的弘农大地,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市第三产业规范经营整顿工作,经过夏的“孕育”也收获了一串沉甸甸的果实。涧西、尹庄、涧东、城关4个工作组共入库税金.6万元,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了新的提升优化。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第三产业规范经营整顿工作各组人员付出的艰辛:排查个体工商户、房屋租赁户、企业等家,新增达到起征点个体工商户家,纳入税收正常管理户数累计达到家,已新纳入或正在审核、办理的统计名录库规模以上企业22家。
顺应趋势谋三产
第三产业,广义上又称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门类多,渗透面广,对于促进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今年,省委、省政府新制定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定量指标体系中,专门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及综合增长速度”作为单独一项进行考核,占6%权重。权重值得重视,名次仍然要争。然而,纵观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从发展形象上看,商业街区繁华,业态涵盖广泛,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可以说在三门峡各县市区中最发达,仅次于三门峡市区。但这些成绩没有准确地反映到统计数字上来。
追溯到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5亿元,增长7.5%,低于地区生产总值10.8%的增速;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万元,下降26.5%,这些指标与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都不匹配。
同时,我市第三产业税收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管理不到位,部分个体工商户不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无照经营,偷逃税款;
税收核定程序不规范、不标准,特别是在执行“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免税政策”时,相当一部分商户瞒报、少报,弄虚作假;
部分纳税人经营规模实际达到规模以上法人单位企业标准,但注册的还是个体工商户,以此偷逃税款。
因而,第三产业经营整顿势在必行,亟待规范。
精心组织重规范
当前,面对金价持续低位徘徊,在矿业经济“寒冷”面前,重视第三产业发展,规范第三产业经营秩序,正当其时。
对全市第三产业开展全面排查,把该管的纳税户管好,把该收的税收上来,把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成果如实反映到统计数字和税收收入上来,促进第三产业规范健康运行,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4月18日,我市召开动员会,全面启动第三产业规范经营整顿工作,出台方案,围绕市政府《关于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规范经营秩序,强化第三产业税收征管,尹庄、城关、涧东区、涧西区及财政、税务、市场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配合联动,正式拉开了第三产业规范经营整顿工作的帷幕。
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加强个体工商户、房屋租赁业、娱乐业、洗浴业等第三产业主导税基管理,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对相关第三产业行业分类(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以及个人)清理,达到强化税收管理,增加税收收入,规范行业税收秩序的目的。
第三产业税收点多、面广、税源小,税源隐蔽分散,长期以来是税收管理相对薄弱的环节,如何开展工作?
我市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制订工作措施,发布规范程序。由有关乡镇、管委会抽调人员,财政局、市场中心抽调人员,工商局、国税、地税城区管理分局的市场科人员,共同组成4个检查清理工作组,每组12人。
清查工作实行半月汇报、半月进度通报,所抽调人员脱离原岗位,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
各组围绕年地税与市场中心抽调人员清查的房屋租赁行业税源底册,对纳税人按照行政单位、企业及个人的方式分类,选准突破口,积极推进,边清理,边入库,边整改,堵漏增收,规范秩序。
规范经营围绕分割区域做好娱乐业、洗浴业纳税人的清查、清理,具体户数与清理标准按照地税部门城区两个基层征管单位提供的标准抓落实。
还有就是对辖区内投资担保行业进行清理、征收。按照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明显达到起征点,而又没有管理到位的个体工商户名单,进行清理、征收。
一场“小分队”突击式的规范整顿在城区全面展开。
迎难而上抓整顿
“经营业绩怎么样?一天营业额多少钱?房租多少?房东的名字?……”类似这样的调查,第三产业规范整顿涧西工作组成员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上门询问。
沿着门店,涧西区工作组成员挨户询问登记,宣传依法纳税的意义,催促符合条件的商户积极纳税,工作强度很大,收效和辛苦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可整顿工作组的成员们深知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
“工作再难,也得开展,虽然商户每月交的钱不多,全年算下来也不是小数。”涧西区工作组有着共识,税收就是要抓大不放小。
同时,通过这次集中整顿,摸清了商户的底数,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广大商户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涧西区工作组负责人说,每天上午八点碰头会,全体工作人员在会议室解决前一天遗留的问题,商量当天的工作重点。
整顿初始,“纳税意识低,宣传力度不够,个体户多,税额小,税收成本高”是大家的一致感受。
国税局清查人员通过采集纳税人开具发票与申报税款的比对信息,督促74户纳税人补缴税款39.8万元。
稽查,是一对永远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清查工作中,出现了个别纳税人拒不配合的现象,对5户纳税人实施了税务稽查,稽查人员敢于碰硬,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对5户纳税人全部停止供应发票,逐一下达《稽查通知书》,与税源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对其中3户纳税人已重新调高核定税额,月增加税收元。
规范以点带面,整顿步入正轨。
尹庄镇排查工作细致入微,函谷路以东排查商户家,金融担保行业10家,娱乐业11家,洗浴业9家,房屋租赁业主户。
排查的结果是,地税每月增加税收2万元;国税每月可增加税收元,调高纳税额度19户,每月增加税收9.3万元。完成入库税金.05万元。摸清税务稽查10户,其中已完成稽查4户,收缴税金2.2万元。
涧东区采取“五带”措施,加快税收入库进度。一是干部带群众,即通过在职干部积极缴纳税金,带动周边群众;二是大户带小户;三是单位带个人;四是点上带面上,即通过三产税收示范街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五是正面带反面,宣传主动缴纳税金的正面典型。工作过程中还督促无证户及时补办证照,应征未征的商户纳入正常管理。
8月上旬,财政局非税部门对全市各预算单位国有资产(资源)出租情况进行了统计,重点是门面房和办公用房的出租,随后在前期统计底册的基础上,财政局又抽调相关业务科室人员18人组成4个组,按照“见人、见物、见数字”的要求进行了复核,共复核单位个,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台账。
城关镇该项工作负责人开门见山地介绍,“城关镇辖区的个体户多,村组的房屋租赁户多,难点就在个体,很难配合开展工作。”工作组12个人,一开始每次分为3个小组开展工作,并持证上岗,执法过程文明、规范。
而到后期针对各组上报的大户、难户,各组又采取联合起来一家家去找,一家家去做工作这样的“抱团”工作法,将有关通知文件贴到醒目位置,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就房屋租赁户来说,公对公的工作相对比较好开展,公对私就相对困难。”各工作组成员表示,对于个人租赁户,工作时间找不到人,组员只好牺牲休息时间,在这一点上每组的组长给大家带了好头。
化解了重重阻力,规范了税收秩序,第三产业在公平、公正的纳税环境中竞争运行。
创优环境促发展
中秋节过后第一天,在第三产业规范经营整顿工作会议上,一组数字让全体工作人员倍感欣慰,4个组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
今年4月份下达给每个工作组的税收目标任务是万元,但4个工作组共入库税金近万元,其中,涧西区万元,尹庄镇万元,涧东区.6万元,城关镇万元,均超出目标,收入数量和收入质量均比较理想。
工作组基本摸清了城区三产底数。4个工作组共排查个体工商户、房屋租赁户、企业等家,并按照业态、经营项目、经营规模、核定税款等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楚、户数明确、税款准确,为今后的常态化管理、创优公平发展环境奠定了基础。
依法核定了税款。针对“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享受免税政策”执行情况这一重点和难点,4个工作组认真筛查,积极与商户沟通,强化政策宣传,对于明显达到2万元起征点,但还没有纳入管理的个体工商户,重新核定税款,依法征收,确保政策不跑偏,执行到位。
有效推动了规模以上三产企业入库工作。针对经营规模实际达到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企业标准,但注册还是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人,4个工作组配合商务、工商等部门,积极做好动员、入库协调、业务指导、手续办理,推动大个体转变为企业。目前,新纳入统计名录库规模以上企业8家,手续齐全待省统计部门审批的11家,正在办理手续的3家,全部入库后,我市统计名录库内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将达到80家。
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赁收入管理。我市存在房屋租赁情况的行政事业单位共91家,年租金收入.5万元,应缴税金万元,目前,91家单位纳入财政非税管理41家,共入库税金万元。
规范经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阶段性工作“告捷”,各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管理。我市持续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果转化到统计数字和税收收入上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营造公平、公正的纳税环境,提升县域经济“短板”,促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