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挖掘企业年报数据带来的思考

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应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报,并向社会公示。企业年报所反映的各项数据,是研究地区经济的“根信息”和“源头信息”。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年度企业年报数据深入展开分析,动态、量化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发展特征,为党委、政府提供参考,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年报整体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干部大力推进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制定的工作目标。截至年6月30日,已完成年报申报的企业有,户,年报率为89.6%,年报率高于去年;已完成年报申报的个体工商户有30万户,年报率84.9%,比去年大幅上升了7.54个百分点;已完成年报申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户,年报率79.9%,同比上升2.81%。

从开业情况看,各城区企业年报率基本相同,均在89%左右,但已年报企业中,开业率由主城区至副城区、郊县逐渐降低;金融业的年报率较高,但开业比例低,零申报比例和停歇业比例高;整体开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停歇业率呈2.5倍的上升,相较于全省,杭州的开业率高于全省,停歇业率低于全省。从盈亏面来看,杭州市盈利企业的比例逐年以1个百分点的降幅下降,亏损比例逐年以2个百分点的涨幅上升,数据表明整体的经济环境越来越严峻,但相较于全省整体,杭州市停歇业率低3.8个百分点,企业活跃度较高。

从申报行为分析,年新设企业、商事制度改革后设立企业的年报率相对较低;外资企业年报率较低;分公司企业年报率较低。未申报年报企业数共计36,户,其中28.4%的为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企业,共计10,家;19%的企业为年新设企业,共计6,户。杭州市26.6%的企业集中在6月份申报,中期年报率与全省平均年报率相差较大。

对各产业及行业企业的年报分析

水电燃气及金融业、卫生社会业企业年报率最高,均达到93%以上,采矿业、居民服务业、商务租赁业年报率最低,均低于88%。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年报率高,开业率也最高,盈利企业数量多于亏损企业数量,属于较稳定的产业。第三产业企业数最多,但年报率和开业率均不及第二产业,盈利情况较差,盈利企业仅三成,亏损企业占六成。金融行业年报率比较高,位居行业第二,但较往年下降2.2个百分点,仅六成开业,零申报比例和停歇业比例均位居行业首位,分别占一成和两成;开业的企业中仅25.8%的企业盈利,65.8%的企业亏损,出现盈利企业比例明显下降、亏损比例明显上升的现象。餐饮业、教育、卫生社会业企业年报率显著提升,分别提升2.4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对于企业投资情况的数据分析

杭州市企业的投资人以自然人为主,占92%,法人占8%;法人投资人70%来源于市内。杭州市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逐年上升,以市局、萧山、余杭、西湖、滨江区域的企业对外投资较多。行业主要集中在商务租赁、制造、批发零售业、科研技术和软件信息技术,其中商务租赁业投资主体新增量非常大,金融业的新增退出比非常高,达22.6%。

年和年新设的企业对外投资较多,投资主体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最多,其次金融业,而金融业年的企业数量较年的数量迅猛增长。全市对外投资10家企业以上的投资主体有家,占总投资主体数的2.5%,投资4-9家的投资主体1,家,占总投资主体数的10.8%。

对就业贡献情况的数据分析

企业年报数据显示,全市各类企业共有万人就业,占全省企业年报总就业人数的20.2%,其中新设企业共有20.2万人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5%;77.8%的企业从业人数少于10人,13.6%的企业从业人数在10-人之间。从行业上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解决就业人数较多,共有.1万人,占杭州市总从业人数的45.9%;制造业从业总人数最高,平均每企业从业人数27人;水电热燃气业平均每户企业安排就业人数达人,远高于其他行业,该行业人以上的企业数比重达1.5%,较整体0.2%的比例高得多。

对下一步年报工作的启示

企业年报数据显示,已经年报企业的实际住所与登记住所不一致的情况最为严重,3.1%的企业迁移住所未办理变更登记;此外,法定代表人和注册资本发生变化未办理变更的情况也较为严重,均达到1.4%以上。年报结束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要以此为线索,加大后续监管跟踪力度。

对企业年报数据的深入分析,为我们掌握年度全市企业经营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工具,但鉴于年报制度实施仅仅两年,企业申报意识以及数据填写规范程度不够,导致数据失真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以上数据分析仅供参考。对做好明年年报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年报宣传。企业依法履行年报公示义务的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申报工作尚未纳入企业常规性管理工作,主动申报企业年报的意识不强,申报人员变动较大,即使是去年已经申报过的企业联络员,未经催报也会忘记申报,导致年报率不高;其次,填报数据较为随意,特别是对企业的经营数据填写很不规范,零申报、乱申报、不看填报金额单位错申报的情况较多,使得对企业经营数据的分析难以实施;再次,不少企业忽略了变更登记的重要性而未及时做变更登记,由于取消年检改为申报,此类企业难以第一时间得到纠正。建议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从登记注册窗口抓起,利用好基层监管力量,通过各种形式拓展宣传面,提高宣传效率,让企业加深对信息公示制度的理解。

二是需要建立和简化企业退出机制。由于取消了工商年检,失去了每年定期吊销未年检企业的清理手段,加之企业注销退出程序复杂,产生了大量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从而使得停歇业企业比例增多,未年报企业数量居高不下,年报分析数据失真。今年以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率先尝试开展全市长期未经营企业的专项清理工作,共计对全市自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家公司制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进行了吊销其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提高企业年报率约1.5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清理成效。建议进一步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流程,简化现有的市场主体退出程序,与此同时,与税务部门加强合作,加大长期未经营的“僵尸企业”清理力度。

三是需要加强年报分析和风险评估。要进一步重视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企业年报数据进行分析,做好行业引导和风险预警监测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应把握各类企业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为不同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综合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有效地开展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这有利于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的能力,降低服务和监管的成本,方便市场主体开展各类经营活动,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4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