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发展受困的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近日调整了产业规划。
近日,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晖作客池州新闻综合广播和池州市政府网联合举办的《在线访谈》栏目,对市民们关心的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网络图/文图无关)
有池州市民在访谈中询问“江南产业集中区的重点招商方向是不是铝基材料、纺织等方面?”对此,赵晖回应,近期,江南产业集中区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对产业规划进行了修编,初步将主导产业定为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和大健康产业。同时,将铝基材料、纺织作为重要产业板块进行补链延链招商,并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年2月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在《关于全市开发园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江南产业集中区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同城的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以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二者主导产业定位相近。
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坐落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境内,东接铜陵,西连池州,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于年6月设立的省属集中区。
澎湃新闻了解到,成立之初江南产业集中区曾作为正厅级的省直管区,此后遭遇了“降级处理”。年2月20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省市共建、以省为主”调整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调整后的集中区为副厅级单位。
(网络图/文图无关)
据新华社《瞭望》周刊年6月15日报道,当初两个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是为了高规格承接产业转移而设立,所选的地址曾是沃野粮仓,但最终运转艰难,大量土地、厂房闲置,一些项目烂尾,负债百亿,深陷生存困境。安徽省委巡视组曾参与江南产业集中区巡视的干部说,集中区选址在一片农田上,周边缺乏产业基础和配套,其中江南集中区所在的池州市是皖南生态旅游区,工业基础薄弱,在这样的地方突击搞工业化先天不足。两个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从政策高地到发展洼地,违背经济规律、在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超出承受能力发展集中区,脱离了实际。《瞭望》周刊从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集中区的债务有80多亿元,其中政府债务51亿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1.7亿元,这三年是集中区最困难的时期。
(网络图/文图无关)
江南产业集中区从年开建至今已近十年,如今,第三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依旧突出,记者在江南产业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