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中医辩证与治疗

夫哥小课堂第89期

中国是一个肝病大国,近些年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肝炎、肝硬化患者还是很多。西医治疗基本上基本上就是抗病毒、保肝这类,效果其实不是很好,伤肝伤肾。很多患者都怕自己由轻转重,怕自己由肝炎转到肝硬化,控制不住再到肝癌。

这类患者基本上面色发黄,有的容易口干口渴,或者肋部疼痛。

按照西医的说法,感染肝炎是由于免疫力低下,病毒侵入人体。这个病毒其实相当于中医的外邪,当人体正气不足,那么邪气就盛,几千年轻的黄帝内经中就说过:“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那么为什么正气不足呢?现在人生活,学习,工作压力都大。加之熬夜,纵欲,烟酒,饮食都不规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情志,很多人想的多,思考的多,或者容易生气,脾气大,易怒急躁,都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肝主疏泄,这些不好的情绪积累在人体呢?能不生病吗?

一般中医治肝都是以疏泄为主,但是我觉得应该结合现代生活环境。适当扶阳,守护正气。有的单纯泄,效果并不是很好,反伤人体正气,肝没治好,脾又虚了。本身阳不足,治疗后更不足了。

有的粉丝说了,你说的这么好,那应该怎么治呢?

非常简单,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今天给大家带来个方子,可以参考,具体还需辩证。

组成:

黄芪30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茵陈15克,党参12克,紫河车12克,白术10克,香附10克,附子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

方解:

方中附子,紫河车温补肾气:黄芪、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香附、茵陈清疏肝胆: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杏仁、橘红开肺气,化痰水、通三焦,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使肾气旺、脾气健、肝气舒、邪毒解,则肝炎可消、硬化可软。

服用:

一副熬两袋,早晚饭后各服用一袋。

?

这期小课堂就到这里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6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