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光明新城
依靠富集的矿产资源,“煤硫经济”产值长期占据全县GDP的三分之一强以及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这是兴文的“过去时”。
经济新常态下,“煤硫经济”成为国家政策调整的主战场。如何让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延续?聚焦转型升级,发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向产业转型要质效,加码现代服务业推进全域旅游,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年底的22.3:43:34.7,这是兴文的“现在时”。
花山节
兴文县首届蚕桑文化旅游节
而与新塘村隔山对望的周家村,越来越多原本在矿山务工的村民尝到了产业转型带来的甜头。年,村里开始规模栽桑养蚕,至年底,全村桑林地面积从余亩增加到亩,养蚕量从18张(蚕种计量单位)增加到.2张,蚕茧产值从3.4万元增加到60.8万元,养殖户养蚕户从6户增加到近60户。年,由于前几年栽种的桑苗基本长成,村里养蚕量预计将达到张,产值将迈上百万元台阶。村子里,今年春蚕收入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家庭比比皆是。
周家镇蚕桑园
苗城印象
兴文县经商科技局副局长龚旭告诉记者,在国家“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兴文于年-年先后四批次淘汰落后产能煤矿及硫化工企业,年还将进行第五次淘汰落后产能行动。截止到目前,该县已先后政策性关闭小煤矿21个、水泥厂3个、硫酸厂1个,淘汰落后产能万吨,处理长期不经营企业家,重新组建了建设集团、大旗煤业、宏能煤业等11个煤炭集团,全县重点产业和企业在转型中迅速“浴火重生”。
在优化调整传统重点产业的同时,兴文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新型工业。总投资66亿元的页岩气开发项目正式产气,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亿立方米,产值约11亿元;依托四川·兴文苗族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旅游产品综合开发、新型环保科技生产、商贸物流综合配套为主的新型产业,力争到年把工业园区建设成省级生态示范园区。
同时,该县积极培育企业入规。年,兴文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户,其中新建3户,成长型企业4户,7户企业预计今年将带来3.4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近五年新培育发展规上工业企业27户、亿元企业18户,被列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大力推进技改项目竣工达产,至年底完成技改项目9个,今年一季度新增产值6亿元。截止到今年5月,全县规上企业增加到63户。
富硒大米产业园区
工业在变,农业同样在变。围绕“农业园区化、产业联动化、产品品牌化、产权资本化、镇村一体化”总体方向,兴文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山地乌骨鸡、方竹笋、猕猴桃、富硒水稻、烤烟、蚕桑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培育“三品一标”产品15个、四川名牌2个,成功创建“省现代林业重点县”,建成3个“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2个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区、1个万亩粮经复合示范基地,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五年稳定增长。年,兴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亿元。
聚焦全域旅游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一句“兴文石海,天下奇观”,不仅美了兴文,更富了兴文。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兴文石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万余人,旅游门票收入超过80万元。
兴文石海夫妻峰
“当前,兴文正聚焦全域旅游,全力做强第三产业,推动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县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成功创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等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兴文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确保石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区”,同步创建石菊古地、苗王谷等20个以上A级景区。
同时,依托僰·苗民族文化和地方民俗,今年兴文县科学统筹全县乡村文化旅游活动,用“兴文县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夏、秋、冬季)之……”冠名,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看点,季季有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氛围,打造春季“踏春赏花”、夏季“田园休闲”、秋季“研学旅行”和冬季“非遗民俗”的乡村旅游格局,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据统计,年春季,兴文县春季乡村旅游共吸引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综合收入3.12亿元;预计今年夏季“田园休闲”将吸引游客59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
大坝高装文化展示
不仅如此,兴文还以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特色餐饮、康养健康、家政服务“五大方向”为重点,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确保到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0%以上;构建县域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体系;着力“互联网+”,推广大数据应用,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目前兴文已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今天的兴文,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放眼未来,兴文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张健表示,随着四川·兴文苗族工业园区承载能力的大幅提升,农业特色效益的逐步提高,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兴文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结构更优化的产业新体系将加快形成。下一步,兴文将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扬帆奋进、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兴文、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via:兴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