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随着战略的推广和实施效应的扩散,自贸区战略不但给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省市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更将通过城市网络和制度复制,对中国城市经济产生整体促进和推动效应。
自贸区战略的意义1.自贸区战略是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新发展、助推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的重要举措。以上海自贸区设立为标志,是中国从服务贸易为切入点,主动参与高水准、全覆盖、无例外的国际经济秩序重构,并逐步引领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历史元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0)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谈判”陷入困境,许多国家纷纷直接参与双边或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呈现出全球投资规则谈判代替贸易规则谈判的新特征,规则谈判目标也从关境外向关境内转移,并从关税等问题转移到国内投资准入等规则。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并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主体,以“跨大西洋自贸区协议”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两翼开展新一轮的自贸区建设,而这两大谈判都将中国排除在外。为了应对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着眼于未来中长期发展,中国不得不用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FTZ)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市场准入、外资国民待遇、业务经营、投资服务等方面营造高度开放、宽松的投资环境,并以城市经济发展为载体和突破口,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高水平的开放、高标准的改革和高质量的发展。
2.自贸区战略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加快大型城市群发展和崛起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国际贸易的高标准开放趋势,尤其是以服务贸易和投资为重点的开放格局,相比传统的货物贸易和基于商品生产链的分工,客观上需要更加深入推动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对行政壁垒、法制环境以及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在一体化、便利化、标准化、国际化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因此,中国自贸试验区的试验与探索,天然地需要承担加快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率先突破现有区域一体化发展桎梏的重任。通过实施自贸区战略,这些试点城市就能基于服务业、贸易和投资等产业链新分工形成更为紧密、更加基于市场原则的内生性联结,从以商品物流为载体的联系,深化为更加核心的以人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为载体的联系,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更大发展,推动更大范围的城市群崛起。
不仅如此,在“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国际产业链分工格局和区域发展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通过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强中国区域经济与世界的直接联动,推动中国区域和城市与国际重要区域和枢纽城市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产业联结,才能使得中国城市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城市网络和体系,真正崛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节点型城市。
3.实施自贸区战略是当前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城市创新升级的核心手段。目前中国服务业占比仍然偏低。除了北京占比相对较高之外,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均未超过70%,部分城市甚至仍处于50%以下。而形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城市仍未能形成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于此,中央推出的自贸区战略,就是要聚焦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金融、贸易、投资等现代服务业普遍面临的体制机制瓶颈,为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城市的第三产业迅速扩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奠定制度基础。而所有试点城市和地区,也都把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加快建成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的自贸园区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特别值得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