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年三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其中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8%。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3.5%、6.1%、7.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0%,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八大数据重磅出炉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0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秋粮生长形势较好全国夏粮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减少万吨,下降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02工业生产运行平稳,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0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0%,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
04市场销售稳中有升,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亿元,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
05进出口降幅收窄,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亿元,下降1.6%,收窄1.1个百分点;进口亿元,下降2.3%,收窄2.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亿元。
06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
07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继续缩小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元,同比名义增长8.1%。
0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持续减少。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3.3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
四季度经济增速或小幅回升对于未来经济走势,专家预计,近期多项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运行有所企稳,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升。除一些数据显示经济向好以外,经济基本面也在逐步改善,新的增长动力在不断涌现。
近期,渣打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在改善,纷纷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银行9月发布的《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四季度中国出口将继续回暖,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基建投资、新兴产业等领域得到支持,消费、服务业将平稳增长,经济短期趋于稳定。
上述报告建议,宏观政策亟需平衡好稳定增长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系,财政政策需要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补短板”领域的支持;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适度,重在通过与监管政策的配合,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近期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总的来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
下阶段,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狠抓政策落实改革落地,努力巩固壮大积极变化,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