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
法定假期被延期到2月3日;
广东、江苏等多个省市将企业复工时间延迟到2月9日24时;
很多中小学幼儿园的开学时间延迟到2月17日,大学开学时间延迟到2月24日。
原先,天天盼着放假的小伙伴们,听到这些消息,犹如听到了晴天霹雳。
因为这些天,很多人是这么度过的——
虽然以上大多只是段子,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此刻的心情。
今天,就有朋友跟我说:直到此时,我才知道自己是有多么地热爱工作。
不过,这些人只是有点无聊而已,还远远谈不上煎熬。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这些天所承受的煎熬,可能不亚于不幸染病的患者和正在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
01
一个做庙会娱乐项目的小老板在知乎上吐槽说:
19年12月,他东拼西凑15万,新买了一套“太空穿梭”设备,准备从初一干到十五,好好挣点钱。
但是因为疫情发酵,他刚干到初一下午3点钟,就被叫停了。他只能丢下设备匆匆赶回老家过年。
对他而言,过去几个月的辛苦相当于泡汤了。
他说:购买设备借了十几万,现在又没了收入,损失惨重,压力非常大,很想哭。
19年春节,大家应该看过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外星人》。
这位知友所做的生意,跟黄渤所干的有点像。就是在公园中承包一块地方,搞个小的游乐项目。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赚钱时间是节假日,而这其中春节又是最最重要的。因为,很多公园都会在春节期间搞庙会,那是一个流量爆发期。
如今疫情一爆发,相当于2个黄金周(春节到元宵节)就没了。
另一个获得高赞的网友说:
他们家是淘宝卖雪具的,曾连续在同行业里蝉联销冠。
但今年因为担心疫情,很多雪场直接关停了。对他们家来说也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不过,他还是打算把初一到初五营收的10%捐给湖北。
遇到疫情,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旅游业。
但因为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是国资以及大的民企,抗风险能力较高。虽然受到冲击,总体问题不大。
而最煎熬的就是这些围绕旅游业而生存的,小个体户们。
除了旅游业,另一个受影响的是餐饮业。
北京的一名餐饮门店线上运营说:
这次疫情对于很多餐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店面的流水同比下降到了3%-10%的区间,处于严重亏损阶段。
12月31日餐饮高峰时段,集团单日流水达到91万,而1月25日,单日流水大幅降到了3万7千。
流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成本却在翻倍增长。
提前储备的食材用不掉的就要浪费;另外加班的员工,工资按照3倍发放;此外之前还投入了很多广告费用,也基本白费了。房租肯定是少不了的。
餐饮业的净利率在5%左右。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再长点,对于很多餐厅老板来说,将会是不可承受之重。
我之前开过餐厅。深刻体会到,如果停工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对一家餐厅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所有提供“人与人”线下接触的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还有一个民警发帖说:
疫情对网吧冲击很大。
以往春节期间,网吧上座率基本全满,收入可能占了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但今年很多网吧都关门了。
对于宾馆行业来说,疫情也是一个“黑天鹅”。
我有个朋友在厦门开酒店。
虽然截止到目前,厦门只有1个确诊病例,但是厦门酒店的生意也非常冷清。
也有不少酒店甚至选择了关门大吉。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企业延期复工意味着延长了假期。
但对于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
这意味着,房租,设备折旧、物料损耗,资金利息以及人员工资等刚性成本全都要按期缴纳。而产出和收入却变成了0。
这段时间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就拿我们这个小公司来说。虽然,我们算是一个偏互联网性质的公司,工作场地对我们的限制不大。
但是,延期复工对我们的影响依然不小。我们只能选择提前上班,远程办公。
创业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想的,和之前上班时想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刚才,我们从微观层面截取了几个画面,可以看出来,任何一次灾害,都会对个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冲击。
如果我们进一步拉远镜头到整个宏观层面,会看到一些更加具体的数字。
回顾年非典疫情会发现——
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是11.1%。
二季度,也就是非典爆发期,GDP增速回落了2%到9.1%。
但是到了三季度,随着疫情的结束,GDP增速再度回到了10%。
年全年的GDP增速依然高于年。
由此可见,当年非典疫情对经济短期有冲击,但对中长期经济影响不大。
不过,年和年还是有区别的。
在年,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57.9%、39%,而到了年,这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6.8%、59.4%。
也就是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增加了20%。
这意味着什么呢?
年3季度后,第二产业增长迅速恢复至1季度水平,但第三产业的恢复相对较慢,直至4季度才出现明显改善。
服务业主要包括了交通,旅游,餐饮,电影等,都是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因此恢复起来也相对比较慢。
这很好理解。就算疫情被控制住了,但人们心理上的担心很难随着疫情一起消失,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复。
所以,本次疫情对GDP的影响应该会比年要更大也更长久一些。1季度实际GDP增速有破6的风险。
不过,也没必要太悲观。疫情的影响主要会在1季度。长久来看,经济增速主要靠内生动力,2季度应该就会恢复到正常情况。
但是,话说回来。
从宏观来看,只是几个数字的上下翻动;但到了微观世界,每一个数字的变化,背后都是一段段或心酸或庆幸的故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