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明显承压,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全面回落。
数据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5%,社融零售品总额增速-20.5%。考虑到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3%以及建筑业等同时面临负增长,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为0%或负增长。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由于一季度是一个洼地,预计二季度开始经济有望恢复,但增长动能仍受到一定抑制,全年完成翻一番目标难度较大。
驱动二季度经济恢复的动能,主要有三个:复工复产、一季度压抑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稳增长政策。
复工复产正在加速推进。工信部表示,全国除湖北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95%。发改委表示,目前重点项目复工率持续上升,已经从2月6日的2.3%上升到89.1%。消费方面,汽车、家电、手机等耐用品,以及房屋销售等一季度受到明显压制,普遍出现30%以上下滑,但这些商品消费不会消失,二季度开始预计逐步释放。旅游、餐饮等消费可能只能恢复一部分。政策方面,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均在发力。财政部表示,已提前下达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亿元,一般债券亿元、专项债亿元,各地也在催促企业复工赶工。
但经济的恢复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当前海外疫情显著扩散,输入型病例的压力增加明显,对外出旅游等消费意愿会受到抑制,即使消费刺激措施出台,其效应也会打折扣。二是海外疫情下,全球需求下滑明显,出口订单明显回落,企业虽然复工但订单下滑,复工与生产效率等受到影响。三是政策定力仍较强。主要原因还是财政比较困难,各地方政府在土地收入减少情况下,以及财政纪律约束下,可以动用的资源有限。整体来看,在国内外疫情冲击下,年经济压力较大,节奏上前低后高,具体增长情况要看疫情演化,以及两会对经济目标的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