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6月23日,三大指数早盘两度跳水,其中沪指一度逼近点,午后各板块纷纷翻红,助力沪指重新站上点,三大指数涨幅均超2%。截止收盘,沪指报.49点,涨幅2.19%;深成指报.99点,涨幅2.04%;创业板报.94点,涨幅2.39%。市场的反应验证了博时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上周在《红周刊》中受访时所提出的牛市基础尚未改变的观点。
本周(6.15-6.19)的急速下跌创7年来最大单周跌幅,权重股、题材股无一幸免,市场的“高原反应”让不少投资者变得忐忑不安,对于A股的未来走向分歧也越来越大。本期,《红周刊》与雪球网、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邀请到了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他认为A股牛市基础并未改变,投资者无需过分紧张,应该紧紧抓住“主导产业”这根缰绳,挖掘更为深远的投资机会。
牛市基础条件尚未改变《红周刊》:本周A股市场跌破点,近期造成如此剧烈震荡的原因是什么?
魏凤春:由资金推动的行情在经历了可观的涨幅之后,投资者内部的分歧逐渐加大,再加上近期打新资金冻结及证监会就场外配资严厉表态等短期因素,共同促成了市场短期的剧烈震荡。最近,证监会要求恒生电子以及各家券商自查非法配资情况,希望市场转为“慢牛”的态度非常明显。
《红周刊》:您认为本周A股大幅下挫后,整体趋势是否会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魏凤春:不会,因为牛市的根基没有改变。
《红周刊》:牛市的根基是什么?
魏凤春:我认为,本轮牛市的基础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金融堰塞湖。自年四季度后,国内货币供给充足,在美元没有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币未形成贬值预期,资金留在国内,这就保证了股市的流动性;二是,房地产后周期。人口结构决定了年底形成的楼市销售高峰已过,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开始递减,居民资产配置发生了根本改变,从不动产转向动产;三是,固定收益产品刚性兑付打破。居民过去3年配置的信托理财产品刚性兑付被打破,面临着风险资产与固定收益产品的权衡;四是,主导产业清晰可见。主导产业是资产配置的主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逐步认识到新兴产业开始取代房地产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失去6年的投资主线终于找到。
《红周刊》:这四个基础条件决定了牛市的根本趋势?
魏凤春:是的,但最终牛市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催化条件、强化条件和扩散条件。我认为,基础条件是市场力量,催化条件是政策力量,强化条件是投资者力量,扩散条件是舆情力量。牛市改变的根本逻辑在于基础条件的恶化,而其他条件的弱化只会影响牛市的节奏。
《红周刊》:扩散条件对应的舆情力量,我们该如何理解?
魏凤春:扩散条件,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有影响力的人物对市场信息传播产生的扩散效应。随着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