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我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分析了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多项数据显示,我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出现很好的发展态势。
三大重要数据 3年来首次出现上升
宜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邓明亮介绍,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亿元,增长8.8%,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邓明亮指出,今年在稳增长、调结构的情况下,在去库存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在外部环境很复杂的情况下,宜昌市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说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抓出成效,抓出实效。
经济不仅看数据,更要看趋势。邓明亮分析说,上半年,我市经济有三个重要数据是3年来首次出现上升,也就是说出现增长拐点。
据统计,我市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初步扭转多年来连续下行的走势。自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首次结束长达3年多的下行走势,自今年4月起高于上年同期增幅,上半年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从经济指标看,部分指标由负转正,释放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比一季度高1.1个百分点,全行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由一季度的下降1.5%、下降2.9%,提高到上半年的增长1.3%、增长0.6%。
发改委重点办专职副主任李东分析说,虽然有些数据增长不是很高,但扭转了多年下滑的趋势,这是相当不易的一件事。这说明,近年来我们持续不断深化改革,持续不断发展高科技,战略新兴产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结果。
创新发展和供给侧改革 推动发展新动能
发改委综合科科长彭志春指出,这些年,宜昌经济取得的成绩,与创新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分不开。
彭志春分析说,我市鼓励创新创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通过引导扶持“众创”空间发展,上半年我市新建成孵化器5.2万平方米,新增在孵企业家,在孵企业达到家。
他说,我市出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落户,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上半年城区商品房去化周期由去年底的12个月缩短为10个月。认真落实国家减免税政策,积极帮助市场主体“降成本”。上半年,企业税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降低约6个百分点,“营改增”落实各类减免税31亿元,办理出口退税9.6亿元,为小微企业落实税收优惠近1亿元。组织24家企业签订直接交易合同电量82.2亿度,为企业节约成本6亿元以上。下调社会保险费率,仅城区全年即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1.39亿元。
高科技企业发力 一批成果国内领先
李东指出,今年以来,我市的传统产业也面临去产能的压力,宜昌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那么,我市上半年为何能在去产能、去库存后实现快速增长,答案就是科技创新,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上抢占了份额。
他说,科学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经营实绩。在传统过剩产业加快“去产能”的同时,新兴产业正加快培育。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2和1.2个百分点。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重大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如东阳光药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5个一类新药分别进入临床,惠科新型液晶显示器成功下线,人福药业麻醉药原料药及针剂项目全面投产……上半年,全市新材料、生物产业利润分别增长50.3%和33.4%,高于全市工业利润增速39.8和22.9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分别高于全市工业6.7和3.3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为宜昌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红利和生态红利。今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宜昌高新区成功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并且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综合评估中紧追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青岛等发达城市,居全国第6位。宜昌取得的这些“金字招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政策资金支持。
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白癜风偏方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