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3季度中国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胡小媛
年11月13日
中国保温防水展现场论坛
一、综述
年是绝热节能材料行业跨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从整个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总体运行情况好过年。在经济运行的平稳性、结构调整的力度、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说“十三五”有了个良好的开局。如果用几句话对年做个总结:
1、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大体“平稳”;
2、企业家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科技创新、体系创性、结构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老板们集智慧、胆识、眼界于一身,积极寻求企业发展之路,挑战了危机,赢得了机遇,提升了行业、带来了进步;
3、绝热节能行业肩负着“生产节能环保”、“使用节能环保”双重社会责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我们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前行,取得了和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二、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与年相比需求量出现了缓慢上升;
为了说明问题,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年与年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1、在国家GDP增长还能保持6.7%的大环境下,我们行业却出现了负增长,而且部分产品超过了-10%,深层次的原因是什?
我们在这里探讨一下,表观上看,
第一,我们的最终用户以房地产为主要市场,工业建筑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次是石化、电力、船舶市场。我们在市场的下游,对市场没有主导权,受房地产业和固定投资下滑的连带,绝热材料滞后于房地产出现下滑;
第二,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低端产品产能过大,竞争环境不健康;
第三,产品不能有效满足终端市场需求,产业链有短板,比如结构一体化、保温装饰一体化等市场呼声高的产品我们不能提供;
第四,事实求实的讲,相当多的企业还延续粗放式的生产管理,缺乏“工匠精神”;
原因当然不止这些,在这里不再展开,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必有的讨论,当然目的是如何发展。
再 从国家“十三”五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重点目标
一是,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二是,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向中高端发展;我们要抓住国家的经济脉络;
第一要调结构
第二要从追求产能转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强”字当头,以“强”为先。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众多企业也开始思考自身发展的脉络,总结起来有了以下的变化:
1、规模经济占比逐渐增大,新增企业数减少。原有企业调结构、扩规模、更新设备、置换落后产能为主流,产业集中度增高,优质产能增多,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例如:河北晋州矿棉装饰吸声板生产线从遍地开花到现在的十多条线;硅酸铝纤维湿法毡水平不高的线也在不断淘汰;泡沫玻璃由于趋向于单条窑线产量大,能耗大大降低,轻质、高强、低导热系数市场竞争力增强,行业整合,落后工艺及低端产品将淘汰,生产厂商将会集中在10家之内;酚醛泡沫企业高峰期达到几百家,现在经过一轮轮的市场竞争,留下的几乎都是产品质量好、有技术支撑、有规模的企业;市场导向型的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一种趋势,前几年追逐短期利益的跟风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慢慢的正在退出市场,坚持下来的企业质地大多比较优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2、由于企业集中度的增高和市场监管的不断强化,市场良性竞争氛围日益浓厚,以前那种“明珠蒙尘”、“皇帝女儿愁嫁”的不正常市场现象正在改变,当然这也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不无关系;
3、“创新”正在成为一种“常态”。以前产品模式相对单一,市场相对固定,一种布料能裁百种衣。现在不同了,市场千变万化,政策窗口不断开启,应用市场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结构一体化、保温装饰一体化、保温系统化、绿色建筑,每天都有新的信息等着你接受、消化,之后转化为适用产品。不客气的说,目前的创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一般局限于单个产品的创新,还没要上升成企业内有组织有设计的系统性行为,没能聚集,配套与融合,创新企业的溢出效应也没有体现出来,更没有形成一个规模产业、规模经济,企业家们任重而道远。
六、年前景预测
1、绿色生产、绿色使用无疑将成为年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行业重点 3、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从单一的材料供应商转变为系统供应商、服务商;
4、创新模式进一步扩散,产业融合度加大,建筑模块式建筑对建筑保温材料提出的要求极具挑战性;
5、产业链的延长使绝热材料孕育了新商机,和赢取效益的机会;
6、一个多姿多彩、活力四射的行业一定会应运迎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