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丘陵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地貌景观

“科技兴海”是浙江“科教兴省”战略在发展海洋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84

2007年,全省海洋渔业总产出268.7亿元,增加值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5.4%2007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0%,比上年下降个1.5百分点,比2004年下降6.4个百分点这是我省根据渔业资源及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力度,海洋渔业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转变、由近海向深海远洋转变、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良性发展趋势我省海洋渔业产值中捕捞和养殖的比例,1993年为80.7:19.3,1998年为74.5:25.5,2008年进一步调整为65:35与此同时,我省努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延长渔业产业链,依托渔港、渔乡渔村、养殖园区、人工鱼礁,大力发展休闲观赏渔业,把鱼类可吃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可玩、可赏的诸多功能挖掘出来、延伸出去,使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沿海省市都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浙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濒临东海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

985.33

表42007年部分沿海港口客货吞吐量单位:万吨、万人次

100.0

8.6

4.造船工业发展较快,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119.92

三、进一步发展我省海洋经济的对策建议

194.76

6.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

1243.55

57547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海洋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第三产业gdp比重、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经测算,我省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总产出为3791亿元,增加值为1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19.4%,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0%,占海洋经济的比重为47.8%2005年以来,海洋相关产业发展比较稳定,2005-2007年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6.0-6.1%之间在海洋相关产业中,涉海服务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发展相对较快

49227

4.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发展我省海洋经济创造物质条件

1.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且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23.27

比重(%)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沿海省市2008年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初步测算数据来看,浙江海洋经济增加值绝对量排在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5位,即排在广东、山东、上海、福建之后;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即排在上海、天津、海南、福建、山东、广东、辽宁之后,高于河北、江苏、广西

基础设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前提条件世界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基础设施的作用也就越大近几年我省海洋和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海岛的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大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发展海洋经济,就必须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操作上,在强化整体规划和政府引导与扶持的基础上,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筹资,使我省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能得到适当超前发展

116.62

19.0

92.8

100.0

9135

74.5

山 东

62.57

19.6

47.8

浙 江

30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16

海洋产业合计

598.07

83.5

61.4

海洋捕捞

8.9

100.0

海洋相关产业合计(外围层)

“九五”以来,我省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海洋科技现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目前,我省专门的海洋学院仅一家,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甚少,而上海、辽宁、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海洋院校及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均比我省多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7年我省从事海洋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仅859人,而山东有2406人,上海有2128人,广东有1732人,分别是我省的2.8、2.5和2.0倍海洋科研机构院校以及海洋科技人才的缺乏,将影响我省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海洋捕捞

49.1

第三产业包括gdp比重(%)

373.12

906

经测算,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344亿元,占gdp的12.5%按现价计算(下同),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比2004年增长59.2%,年均增长16.8%其中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和支持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2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的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1030亿元,占gdp的5.5%,作为海洋经济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6.0%(见表1)海洋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洋经济附加值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07年我省海洋经济增加值率为31.8%,比全省gdp增加值率高出3.2个百分点初步预计2008年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677亿元,占gdp的12.5%

622.59

87.8

5.海洋相关产业发展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稳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广 东

远洋

(4)充分利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开发滨海旅游业浙江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且综合性强,兼有自然与人文、海域与陆域、历史和现代、静态与动态多重组合有丘陵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地貌景观,如嵊泗列岛、大陈岛、玉环大鹿岛、洞头列岛、南麂岛等;有可供旅游开发的沙滩资源,如舟山群岛的泗礁、岱山岛、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平湖的九龙山,象山的松兰山,苍南的鱼寮等;还有气势磅礴的杭州湾钱塘潮,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今后在发展海洋旅游业时,要搞好旅游产品组合,体现特色,防止盲目开发,避免雷同,同时挖掘海洋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海岛旅游品位,使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吗滨海旅游在我省海洋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00

福 建

上海

702

97.5

比重(%)

辽 宁

2.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192.09

(2)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积极整合港口海运业我省海域内的港湾、岛屿众多,且水深湾大,多天然良港,为发展港口海运业提供了基础但由于我省港口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导致港口资源没有得到最佳合理利用,尤其是远洋运输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积极整合港口海运业,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为核心,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沿海港口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深水大港,形成我省海洋经济的一条主动脉,同时积极发展我省海洋运输尤其是远洋运输船队,使我省在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2677.14

100

81.0

上 海

5.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属于第三产业的是勘探、开采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尚无明显进展

河 北

增加值

万综合吨

52.2

57.4

山东

2.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海洋捕捞产量居全国前茅,但海洋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

海洋渔业比重(%)

100.0

广 东

48.7

2007年,我省海洋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9亿元、985亿元和11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9:42.0:49.1预计2008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2亿元、1123亿元和13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6:42.0:49.4与2004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008年达91.4%,地位日趋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见表2)2005-2008年,海洋经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6.1%、15.9%和18.7%,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全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

466.47

江 苏

205

福建

93.51

45.3

54

4.作为海洋经济支持层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快

265.00

虽然这几年我省海洋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额,但从总体上来看,我省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我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海洋主要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围绕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我国沿海省市也纷纷调整政策,把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强省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因此,我们也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第三产业包括什么展海洋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海洋经济,关键是要发挥我省海洋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00.0

59.8

100

12.5

通过相关资料对全国及沿海省市比较分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46

41.2

沿海

100.0

353.53

表52007年部分省市沿海和远洋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单位:%

86.13

2.5

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全国及沿海省市比较分析

1029.60

100

海洋主要产业(核心层)

6.0

1307.34

540.02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广 东

海水养殖

1.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3.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而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向纵深发展,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旨在依第三产业增加值计算靠科技进步,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需要高技术的支撑而浙江目前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海洋科技水平的制约因此,不管是突破传统产业技术上的难点,还是开拓海洋经济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加大海洋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海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不断提高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222.96

2008年预计

42.0

389.00

100.0

5.5

40.9

1472.52

海洋及相关产业合计

半个多世纪的全面海洋开发,虽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一定程度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并将严重威胁海洋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护与治理,将是今后人类海洋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之一据日前发布的《2008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08年浙江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好转,水质状况明显改善,清洁、较清洁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应该说,我省在治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仍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47%,这不仅有开发海洋产业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更有发展陆域经济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废水造成的因此,我省海洋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为此,我们要把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依法治海,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以增强我省海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辽 宁

40.2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我省各类海洋服务意识增强,投入加大如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以及政府部门对海洋经济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等,都使我省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07年我省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413亿元和1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20.4%其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比重为8.3%,比2004年上升0.5个百分点

海洋货物周转量

2162

3.坚持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环境资源保护相统一,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3)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新兴海洋工业,力争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东海油气中国第三产业包括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我省在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及一些临港工业方面与广东等省差距较大,直接影响我省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电力、钢铁、修造船等临港型工业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等新兴工业,不仅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优势,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提升我省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

80282

2351

丰富的渔业资源,保证了我省海洋渔业产量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7年我省的海洋渔业产量达337.62万吨,排在全国第4位,低于山东(598.07万吨)、福建(466.47万吨)、广东(373.12万吨),但高于辽宁、海南、江苏等省市,特别是海洋捕捞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2007年我省的海洋捕捞产量达251.49万吨,居全国第1位但我省海洋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我省海洋养殖产量占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海洋渔业的比重为25.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8个百分点,比辽宁、广东、山东、福建、江苏分别低35.9、34.3、33.6、33.3和26.7个百分点(见表3)

注:本表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比重(%)

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 其中广东省数据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广州地区数据

增加值(亿元)

合计

浙江

第二产业

1.0

100

12.2

全 国

辽 宁

80.4

23603

7

江 苏

46.05

182.98

100

表22004-2008年浙江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构成

1007

32.39

208.59

广东

666.95

2343.77

42.0

福 建

1224.36

2007年

185.54

42.6

7.2

251.49

表6部分省市造船完工量生产情况

150.16

1065

58.8

江 苏

浙 江

尽管从总体来看,这几年我省海洋主要产业发展比较稳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但各行业之间发展还是不平衡的2005-2007年,我省海洋电力业发展最快,现价增加值年均增长82.4%;海洋船舶工业其次,增加值年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均增长61.8%;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也较快,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9%和25.2%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比海洋主要产业年均增速高65.7、45.1、9.2和8.5个百分点,导致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比重2007年比2004年上升4个百分点

76.4

海水养殖

海洋及相关产业

77.1

274.38

42.3

表32007年沿海部分省海洋渔业比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高

434.98

100

增加值

天 津

3.港口湾道资源丰富,海第三产业有哪些行业洋运输发展较快,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但远洋运输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141

山 东

1.海洋经济已初具规模,但所占比重在沿海省市中排位靠后

6.5

59.16

195

万综合吨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支持层)

100

53.41

浙 江

1119.41

辽宁

337.62

41492

表1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

12.4

我省是较早从统计与核算角度研究海洋经济的省份之一,前几年省统计局与省海洋渔业局合作《浙江省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研究》课题通过对海洋经济概念的定义、行业范围的界定来测算我省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以满足省委省政府研究海洋经济的需要最近,国家海洋局在吸收各省海洋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把海洋经济划分为两类三个层次,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作为二大类,把海第三产业洋产业又分为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核心层,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是海洋经济的支持层,海洋相关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外围层我们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行业范围的重新界定,对我省2004年以来的海洋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进行了重新测算,下面就是对重新测算结果的初步分析

6.海洋科技人才缺乏

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529.55

海洋渔业产量(万吨)

516.42

(1)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进一步加快调整海洋渔业结构虽然我省渔业资源比较丰富,但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压缩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捕捞、主攻海水养殖的方针,使我省捕养结构更趋合理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由一般加工向海洋食品第三产业有哪些行业、海洋生化、海洋药物等行业延伸,提高海洋渔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25.5

100.0

100

2007年,我省海洋货物运输周转量为3796.08亿吨公里,与2001年比较,年均增长31.2%,其中沿海运输年均增长30.0%,远洋运输年均增长35.7%与沿海省市比较,海洋货物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速仅低于江苏、辽宁,高于其他省市,海洋运输发展较快但我省远洋运输规模较小,在沿海各省市中远洋运输占海洋运输的比重仍较低(见表5)2007年,我省远洋运输货物周转量占海洋运输的比重仅比福建高,而在此之前,一直是我省远洋运输所占比重最低

81

49.4

219

39

近几年,我省开始实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支持船企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鼓励优势船企做强做大,提高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第三产业是指什么,大力发展特种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新型船舶工业,加快发展高科技船用设备及配件,延长船舶工业产业链2005-2007年,我省海洋船舶工业现价增加值年均增长61.8%,比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高45.1个百分点在海洋主要产业中,我省的海洋船舶工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增加值绝对量在海洋主要产业中的排位由2004年的第8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总产出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资料,2007年,我省造船完工量为702艘,居沿海省市第二位,比2006年减少249艘但造船综合吨数(注:造船综合吨数等于以载重吨数为计算单位的和以满载排水量吨数为计算单位的民用船舶的吨数之和)却比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见表6),在沿海各省市中排名第3位,且与第1位的差距也正在缩第三产业包括什么小,这说明了我省船舶工业正在改变“小、散、低”的形象,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1322.34

59.1

江苏

202.87

22.9

16.5

港口,是人类开发海洋的依托和基地浙江海岸线曲折,且海域内的港湾、岛屿众多据统计,全省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可建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10万吨级泊位岸线105.8公里丰富的港口湾道资源,为我省港口业发展提供了基础2007年,我省沿海地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7439万吨,仅低于广东的80282万吨、山东的57547万吨,高于上海(49227万吨)、辽宁(41492万吨)等省市;而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见表4)在沿海港口中,我省宁波港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309.7百万吨,仅次于上海,居全国沿海港口第2位,居世界港口第4位

214.01

合计

38.6

57439

51.3

2006年

我省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在“渔、港、景、油、涂”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使我省的海洋产业协调发展,以提升我省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

山 东

福 建

旅客吞吐量

951

上 海

69

2343.77

244.54

2550.89

2007年

30

1149.86

2007年,全省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出3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加值为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gdp的比重为5.5%,比2004年下降0.1个百分点海洋主要产业这几年发展比较稳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5%-5.6%之间但海洋主要产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2007年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经济的比重为43.9%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高,2007年,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主属于第三产业的是要产业增加值71.8%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所占比重也相对较高,这四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24.8%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所占比重均较低而作为海洋主要产业的海洋油气业我省目前还处于空白

2004年

第一产业

100.0

增加值

700

第三产业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该产业发展将带动沿海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已证实浙江近海和外海的东海盆地拥有巨大的油气资源作为沿海地区要超前研究及规划,并利用地域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提供有关建设海洋油气勘探、开采的配套基地,解决油气海上运输及提炼利用问题,这是我省在21世纪跨向现代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一步但我省目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前在这方面还没有产出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7年天津海洋原油产量和海洋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485万吨和万立方米,广东海洋原油产量和海洋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259万吨和万立方米,上海、山东、辽宁等省市均有原油和天然气产量,这与我省的空白状况形成明显反差

货物吞吐量

100.0

23.6

53.87

57.35

浙江海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海域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生物生产量大同时在本海域由于大量的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饵料资源,再加上本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大,岛屿众多,海区风浪较小,滩涂稳定,使该区域成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非常集中的地带,具有“中国鱼仓”的美誉

71

231.53


马齿苋对治疗白癜风疾病有何作用
全身多处出现白斑情况的护理常识都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