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出现产业集中趋势,大型企业不断集中,资本、人才、技术等逐渐流向较大、特大型企业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尤为突出,占全省整体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省会城市市场主体发展仍居首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出现产业集中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猛……4月28日,山西省工商局发布的《2015山西省市场主体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省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社会投资创业热情不断提高,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
外商投资方向较为单一
从增幅角度来看,11市市场主体户数2015年与2014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幅是20.9%,其中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5市,增幅位列前三名的依次是晋城市、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大同市和临汾市,其中,晋城市的增幅最高,达到28.4%
统计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户数和资金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仍最大,分别达到了59.71%和28.89%2015年,我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的市场主体发展较快,户数均取得了超过35%的增幅而从资金增幅的角度看,“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增幅最高,均超过了100%
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发展迅猛
随着全省产业机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中西部产业结构承接转移步伐加快,我省部分行业相应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从注册资本(出资额)的增幅角度来看,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全省市场主体资本实力获得了一定的增强,但同比增幅不明显,平均增幅为7.8%在11市中,仅有太原市和晋中市增幅超过了10%,而阳泉市和朔州市出现了负增第三产业增加值长注册资本(出资额)增幅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太原市、晋中市和临汾市,其中太原市注册资本(出资额)增幅16%为全省最高,说明太原市市场主体资本实力最强
(原标题:社会资本流向第三产业)
据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采矿业”“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而言,社会资本更多地流向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市场主体的发展更为突出
从资金占比角度来看,资金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占比均超过了10%;排名靠后的行业是“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均不足1%
本报记者 许晶晶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9个市的市场主体户数超10万户
截至2015年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为第三产业有哪些3606户,较2014年底仅增加了75户,增幅仅为2.1%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投资规模上看,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且投资方向较为单一,高科技产业投资较少
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有9个市的市场主体户数超过10万户,登记户数位列前三名的依次是太原市、运城市、临汾市太原市实有户数最多,达到户11市中市场主体户数最少的是阳泉市,仅有66002户“纵观全省,省会太原市经济发展迅速,仍然一枝独秀,市场主体发展仍居全省首位”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全省各地市场主体呈现了共同发展的势头,增幅较为平均,但总量和资本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全省11市的市场主体登记户数快速发展,较2014年新增户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针对商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大力推进全省工商注册便利化,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大力促进全省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行业领域,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水平,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拓宽全省外资企业的引资渠道,争取更多更广的资金来源,有效推动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值得关注的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2015年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外,各行业市场主体户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市场主体户数增幅较大,其中“教育”和“第三产业都包括哪些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幅均超过40%,“住宿和餐饮业”和“制造业”增幅也超过35%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