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zhenHYlnformationServiceCo.Ltd.
·OnMay22··近日,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围绕互联网经济特别是电商,一些企业家声称作为虚拟经济,他们严重冲击了实体经济。
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虚实之争”定调并给出了答案。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的内涵:“实体经济”是一个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是仅仅包含制造业,而是涵盖着一二三产业。“网店是‘新经济’,但直接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同样既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都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阿里巴巴对外发布年的完整年度数据,显示整个阿里集团以及蚂蚁集团年合计纳税亿,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带动平台纳税至少亿,创造了万个就业机会。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是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甚至互联网经济能够让传统制造业插上翅膀。实际上,虚拟经济不是“恶魔”,实体经济也不是“天使”。之所以出现“虚实之争”,也只是人为的将其割裂开来的做法。无论是所谓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就看能不能“实”做,踏踏实实地做、认认真真地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做“实”了,做“稳”了,什么样的虚拟经济都能变成实体经济。反过来,如果是“虚”做,实体经济也会做虚。
所以,新经济、新业态非但不会对制造业产生遏制作用,相反能够促进其发展,关键在于制造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而这个市场是金融业、资本市场不可能挤占的。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福音”,会议指出,把“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作为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部署。振兴实体经济,一要靠提高产品质量,二要靠创造品牌,三要靠创新。这里说的创新,既包括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改造实体产业,也包括通过网络电商打开销售大门。
在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融合的今天,把经济简单粗暴地划分为虚实的观念已经过时。虚实之争不再重要,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那才是王道。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就在阿里集团公布这份“纳税年报”的前几天,也就是去年的12月底,一批企业家展开了对虚拟经济的一轮炮轰,他们认为,造成目前中国经济困难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三方面,一是高税费,二是虚拟经济过火,三是房地产泡沫,而在他们心目中,类似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都属于虚拟经济,甚至意味着对中国经济构成了拉后腿的作用。
这种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的思维在目前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将互联网企业归到虚拟经济,实际上并无多少根据。互联网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联络工具,它的出现犹如人类发明的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际,在经济领域则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行业,并且推动经济发展。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没有理由把虚拟经济等同为虚幻泡沫。
互联网的出现确实会对旧的实体经济模式产生一些影响,甚至会消灭一些旧有的经济形态,但这就像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使传统的驴马交通大面积消失一样,是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音。企业家应该顺应这种发展而不是对其横加指责。
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发达的虚拟经济非但不会对制造业产生遏制作用,相反能够促进其发展,关键就在制造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而这个市场是金融业、资本市场不可能挤占的。实际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阿里巴巴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传统产业超过亿元,更为关键的是阿里的很多投资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内核,由投资拉动改为创新驱动,而这正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坚持的一个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国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火带来的问题,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更是声称其执政后要以大力度的减税政策来吸引美国制造企业回归本土,国际市场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制造业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已经不可能回复到互联网出现以前的那种状态,而是必须站到互联网经济这一高度才能占有市场。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甚至将互联网经济打入虚拟经济的“另册”冷眼拒绝,将自己封闭在传统实体经济的小圈子里,这不应该是现代企业家应该具备的风格。
我已敲完,请仔细阅读
匯悅·专属·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