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我省将启动建设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使之成为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示范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的样板区,农业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的展示区。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行动方案中,年将以乐清、诸暨、安吉、海盐、黄岩、柯城、云和等7个县(市、区)为试点,每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按照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建设重点基础设施提升提升“一区一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道路、水利、电力、农田林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业生产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设施装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推进农业领域的“机器换人”和“设施增地”,进一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产业链条延长加强产业上下游联动、前后环节对接,加快发展农产品基地、产地加工和储藏保鲜、冷链运输、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调整区域布局,引导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辐射带动力强的产地批发市场。农业功能拓展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等各类资源,加大保护、传承和宣传利用力度。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观光点,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公共品牌培育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产业、传统文化及特色产品,制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筹区域品牌建设、运营和保护,加强品牌经营资源整合,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创建自主品牌。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将产品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以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科技服务创新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农业信息化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以公益性全功能覆盖的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联结机制构建积极培育示范家庭农场,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加强合作联结,组建利益共同体。通过多种形式扶持培育全产业链领军企业,发挥龙头带动联结作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支持企业采取入股分红、二次分配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行动方案,有和你相关的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