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选择: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宋青宜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3月
提起农民,我们可能想到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楚形象;对于所谓的“三农”问题,我们往往知之甚少;当我们抱怨和讨论环境生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时,其实很难知晓其背后的真正症结所在……
联合国提名“世界和平亲善大使”、日中环境协会理事长宋青宜女士在其新作《中国的选择: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对中国的“三农”问题大图景做了生动、详实的描述,并结合国内外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能途径。
在书中,作者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剖析了中国的“三农”难题。比如,我们面临的农业难题包括生产方式落后、环境遭受破坏、耕地面积减少、种子存在危机、收益不容乐观、农业投入不足等;农村难题包括教育落后、医疗缺位、养老脆弱、基层组织后续乏力、人居环境差、社会服务缺损等;农民难题包括农民失地、农民长期贫困、农民低智化和弱势化等。
作者多年来无数次往返中日两国考察和调研,在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其所思所得。她认为,发展“六次产业”,是一条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建设、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那么,什么是“六次产业”呢?这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倡导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农产品及其所加工产品的销售(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将三个不同门类的行业整合在一起,就有了新的行业概念“六次产业”。
在书中,作者就“六次产业”如何在中国落地,提出了其核心观点:在人才、科技、产业、市场、信息、土地、资本等要素有机对接、整合的基础上,驱动一产、二产和三产等产业高度融合的“六次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作者指出,只有实现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才得以最终完成,中国梦才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著者简介
宋青宜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后在日本和中国创立了企业。现为日中环境协会理事长、日本亚洲友好协会副理事长、日本中华总商会的发起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海外理事。
上月文章推荐
◆Rideal:指尖上的复古风情
◆史努比,一只有梦想的小狗
◆杜风彦:世界那么大,我在看非洲
◆驿和行:面对诱惑,选择慢一点
◆周子迁:一个人在路上,全天下都是朋友
◆共享单车:创新的一小步,生活的一大步
◆法律沙龙·擅用金庸小说角色,网游公司被诉侵权
◆封面故事·那个孩子说:“骑啊,骑啊,骑到花草丛中,骑到蓝天白云中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