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电视台19:00的《新闻联播》
播出了这样一条重要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那么问题来了!
新时期产业工人指的是谁?
为什么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传统意义上,产业工人是指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考虑我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变化的实际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围绕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等,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截至目前,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第二产业,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六成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三成具有技术等级,农民工占六成左右。
此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等。这些问题,关系到产业工人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现,关系到工人阶级领导阶级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序推进改革,必须把握这几项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坚持服务大局,发挥支撑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主体地位;
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案,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明确了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改革举措
理清了为什么改、怎么改
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
一系列重大问题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眼
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
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释放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对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