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说

”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前不久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地理资源所所长助理刘卫东研究员针对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一问题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会上,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介绍了该所组织编研和出版的第一批4部综合研究报告,即《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和《2010中国资源报告资源流动、格局、效应与对策》

本报讯 记者王晓涛报道“如果我们继续强调出口的增长,那么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是没有指望的

刘卫东研究员在介绍《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区域发展态势》时说,该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四个:一是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个目标明确、政策我国第三产业是什么区细化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二是各省区发展战略重点差异明显,区域差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三是金融危机为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也为将来的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四是世界工厂模式加剧了我国的能源、矿产和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未来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报告指出,在区域层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转变发展观,不盲目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同时要摆脱“外贸依赖症”,积极扩大内需他在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观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基本上是30年一个轮回,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从西方发达国家流到了东亚“四小龙”,80年代末90年代初流到了如何发展第三产业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现在开始流向其他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产业流出而选择了产业金融化,而中国则是接受制造业流入的国家,如果我们的资源环境条件没有制约,我们可以成为世界工厂,但因为有资源环境的制约,制造业的比重长期较高恐怕不合适当然,我们也要坚决反对产业空心化,不能走极端刘卫东强调,只要我们重视内需,内需占gdp增长的份额不断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增加否则,如果继续强调出口增长,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度增长是没有指望的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