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整整半年,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些报复性消费不知道何时到来,但一定有相当多的企业等不到那个时候就与我们说再见了。
现在的疫情已经超出了年的非典防控时间,况且,非典仅在中国,主要在北京,而这次的疫情,是全球性的,每天还在持续大量增加,每天还在有人死亡,每天还有很多知名企业倒闭,每天还在增加一批一批的失业者,这种情况下,报复性消费还能出现吗?如果能出现,又需要等到何时?
报复性消费,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
我个人觉得这个报复性消费从定义来讲,属于人的正常心理,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不妨试想,非典限制了5个月左右,用了小一年时间恢复,这次的疫情,持续到多久,需要多久才能恢复,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顾虑,恐怕全球都在考虑。
而疫情持续时间越长,恢复时间越长且越难。市场恢复需要有存活企业,经济恢复,需要存活企业回到当初状态,目前基本都大伤元气,有媒体报道新冠造成的消费增幅是非典的8倍,市场恢复需要我们做好常态心理准备。
市场恢复如此,那民众的报复性消费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首先就是得有提供消费的场所,繁华闹市,即存活的商家;第二,消费者得有钱,余粮得充足。
至于报复性消费的出现与限制时间和市场都有关系,报复消费的强弱和疫情的长短有一定联系,且这次的时间恐怕会让我们等的久一点,也有可能出现缓慢的增长,本文总结观点如下:
第一,大量企业倒闭,尤其第三产业,(即餐饮、酒店、旅游、文娱等),这些提供消费的企业没倒闭的也囊中羞涩,这势必造成市场萧条;所以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需要时间恢复市场,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占比近54%。
第二,大量的消费者失业,没有收入来源,面临房贷、车贷、信用卡、生活的压力等等,已经捉襟见肘,且伴随着疫情的时间延长,这个压力会越大。数据显示,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只有16.2%,但年该数值增至53.2%,现在老百姓的负债率较之以前也在提高。
第三,国家损失巨大,且面临全球经济压力,下一步何去何从,一切待定,目前也只能把解决民生作为主要事情。
第四,当疫情的时间长到一定程度,可能人们的观点都会发生变化,企业发展上也会发生变化,报复性的消费可能会变成理性消费。
谈及到报复消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目前市场动态,如果地主余粮都不够,那百姓就一定水深火热,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做事先看主人。
近期腾讯的马化腾以及京东的刘强东,这是互联网企业的两位商业大佬,商业嗅觉敏锐,眼光独特,不妨看看近期爆出哪些动作。
第一,京东二次上市
上市是另外一种融资渠道,京东在6月18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然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能够实现股民、投资者、用户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提高市场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能拓宽融资渠道,为其物流、数科、健康等板块研发弥补弹药。疫情当下,加上中美两国关系,除了阿里巴巴回归祖国上市,这次京东也回归了,大佬们在做着各种符合国际格局的布局,互联网公司对现金需求量,可能不是我们想象的,国外动荡,疫情不定,回国祖国也许是长久之计。
第二,马化腾4天套现43亿,刘炽平也连番减持!什么信号?
Wind数据显示,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6月9日至12日出售总计万股腾讯股票,出售均价在港元-.27港元之间,此次共计套现约42.9亿港元,持股比例由8.53%降至8.42%。
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刘炽平分别减持腾讯控股50万股及60万股,套现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亿港元。截至6月1日,今年以来,刘炽平已减持万股的腾讯股票,累计套现超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09亿元。
这些新闻所报数据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超级大佬的世界不好懂!
我们不对其进行剖析,因为看不懂,但对于家庭,如果总去银行取钱,相信一定是有需要,不是置业就是投资,或者拮据,无论怎样一定需要钱,单从这一点看,不能说和疫情一点关系没有。
前两天又一年的“”电商年中大促落下帷幕,阿里和京东分别以亿元、亿元交易额交出答卷。
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是疫情后的首个大促季,对电商巨头、平台上的大小商家们、消费者们都尤为特殊,电商平台需要提振业绩,商家们急需回血,压抑许久的消费热情等待释放。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看点不再是哪家电商平台的下单金额更大,而是一个个数字背后消费信心的提振和消费市场的全面回暖向上。
表面看来是回暖,但我个人观点是,疫情半年,国人觉得已经基本过去,很快就会市场恢复,幻想和现实总有差距,毕竟这次全球性灾难,不是一国之事,恐怕要做好长时间准备,如果高压状态下的疫情,延续到“双十一”,那时会是什么局面?
与其盼望“报复性消费”,不如盼望“恢复性消费”更切实际。
纵观所有,我们不难发现,未来市场如何,难以预料,随着疫情时间的延长,对任何人的打击一定是越来越致命,如果把我们扔到火坑里,凭着自身条件也许会支撑一段时间,及时救出还有希望生还,但时间太久,一定无法挽救。当然有防火装备的人,可能会等到救命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