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徐晨莹)抗日战争时期,医院于两年多的时间里悄然地隐藏在村庄地下,成功完成救治任务,使上千名伤员重返抗日前线,可以说是世界战地医疗史上的奇迹。如今,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医院得以”复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年初,日军入侵胶东,平度、掖县、招远、莱阳等县城相继陷落,各地奋起抗战。年夏,胶东军区成立后,将第三军区撤销改为西海军分区。医院中的西海二字就来自于此。年11月,敌人又以两万余兵力对胶东地区展开了“拉网式”冬季大扫荡。西海军分区赵一萍司令员和地委书记兼政委余己午决定将卫生所、工厂等后勤部门撤出大泽山区,转移到西海地区的掖县,化整为零地隐蔽活动。掖县就是今天的莱州市。朱旺村就是当时医院所在地之一。
年,朱旺村开始重新建设医院展览馆,并于当年对外开放。走进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展厅,“危难岁月、隐秘建院”“洞藏伤员、精心救治”“铜墙铁壁、以死相助”三部分展览,如同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在大家面前展开。置身其中,观看医院宣传片,详细了解医院的光辉历史,仿佛置身于全民族不屈抗争的峥嵘岁月,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精神得到深刻洗礼。
当年的革命老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强村代表。有着红色基因的朱旺村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一条鱼开始,游向渔港,再到集“渔港、货港”为一体朱旺港,不断探索,建起临港工业园区和老年旅游休闲养老中心,将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二三产深融的集体经济模板,完成了从村集体资产为负的临海渔村向“中国十佳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眼下,朱旺港渔业码头、货运码头已全部投入使用,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格局。站在新起点,展望新时代。朱旺人又把目光瞄向了更远的目标,依托长寿村这个“金字”招牌,搞起百亩白菜花、向日葵花海,一夜成为风靡周边的“打卡地”。朱旺村还成功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康养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文化项目,床位达个,年可接待5万人,成为辐射胶东半岛及京津冀的老年旅游休闲养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