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税收同比增长17,工业企业利润

最近公布了不少全国年1-5月的经济与财政数据,我发现部分网友对两组数据产生了疑惑,先来看看具体数据。

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8.8%。

需要说明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的是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制造业企业,说得简单点就是大型工业企业,它们是国之重器,贡献了大量工业增加值、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主力军。

另外一个数据为前五个月的全国税收收入。年1-5月全国税收收入为8.48万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

利润总额下降了18.8%,税收收入却增长了17%,企业赚到口袋里的钱少了是怎么回事?难道减税降负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其实不然,给大家科普一下两组数据不匹配的原因。

大家有没有发现利润总额为2.67万亿元,比8.48万亿元的税收收入少了很多?这是因为2.67万亿元仅仅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额,不包括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以及所有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企业获得的利润。

中国年一季度的GDP总量为28.5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加一起为一共17.7万亿元,占比达到了60%以上。所以上文提到的2.67万亿元利润总额在非全国所有企业利润总额面前只占一小部分,是第二产业里的那些大型工业企业创造的利润,必然不到四成。

因此,存在这么一种可能,即年前五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而农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大幅增加促使全国税收收入跟着一起增长。

这是税收收入上涨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不匹配的第一个可能的原因。当然,在我看来此原因并非最主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今年前五个月第三产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并没有非常大的增幅,至少达不到填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并从整体上让全国企业的利润总额增幅与税收收入增幅一样的程度。

这段话可能比较拗口,简单来说就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并没有比去年同期赚到更多的钱,没有成为主要原因的前提。

既然如此,匹配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解释这个问题前先要普及一些简单的税收知识。

中国的税收种类繁多,主要的税种就有十多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等。其中,只有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的利润总额有关,企业利润高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多,利润低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就少。

而其他的主要税种与利润总额没有直接关系,与营业收入或合同销售额有关(收入与利润不是一回事,这点我相信大家都理解,不解释了)。

根据数据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39万亿元,同比增长0.1%。看清楚了吗?不说其他行业的企业,就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前五个月的营业收入是增长的,并没有减少,这意味着其他的主要税收不一定同比去年减少了甚至可能增加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家请看下方的年1-5月主要税收收入统计情况表。

有增有减,税收里的大头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前者为3.21万亿元,同比增长93.5%;后者为2.28万亿元,同比下降1.9%。

分项数据印证了前面说到的两点。企业所得税的同比下降幅度不大,1.9%的降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的利润总额降幅少多了,说明第三产业企业的利润降幅不大,缴纳了不少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方面更加明显,3.21万亿元的数额不仅为各类税种里的最高值、占今年前五个月全部税收收入的38%且同比去年1-5月增长将近一倍,光这一项就多收了1.55万亿元。这下破案了,税收收入比去年涨了17%的最大原因是今年收了大量的增值税。

增值税收入大增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之前讲过的该项税收与利润总额无关,只与营业收入有关外还受益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增值税留抵退税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大致意思是国家退了一部分以前缴纳的增值税给企业。年正好是这项政策执行力度最大的一年,退了大量增值税使得国家当年增值税净收入很少、基数很低。年继续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但不像去年那样退得那么多了,这便导致今年1-5月的增值税收入增长了90%以上。

这么说可能还有点难以理解,举个例子。假设年是第一次实施退税政策,一下子把多年累积的额度全退了,达到2万亿元,年开始正常退税,只退当年的,一共退了亿元。退得少了增值税净收入自然就变多了。

综上所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与税收收入上涨并不冲突,不存在数据失真问题。

中国近几年的退税力度是非常大的,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惠及企业的税收政策出台,让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球大环境不佳的当下助力我国经济的恢复及就业率的提升,让利于民比把钱留在国库里躺着好多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8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